第405章 奇怪的规矩
这珠子颜色乌黑油润,个个大如龙眼,材料非金非玉,落在桌上瑯珰有声,一看就非凡品。
四舅舅伸手摸了一下,“丁主任,这是什么材料?”
丁老太太刚要说话,姥爷就吱声了,“这是木料,应该是乌木。”
大舅舅在家具厂见多识广,其见识已经超过了老父亲,他掂了两下黑珠子,“这不是乌木,这是阴沉木。”
丁老太太冲大舅舅比了个大拇哥,“陈学工同志,你可真识货,这就是阴沉木。”
阴沉木和乌木都是漆黑的木料,在不识货的外人看来,乌木和阴沉木是一样的,其实这二者大不相同。
乌木是木头品种,天生就黑漆漆的。
而阴沉木的前身可以是楠木,黄花梨等等,只要是质地坚硬的木料,常年埋在地下,不腐不烂,经过自然碳化作用之后,就可以形成阴沉木。
所以埋地下是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所有埋在地下的好木料,都能形成阴沉木,大部分都烂掉了。
这就导致阴沉木存世量极少,而且珍贵。
民间有传说,千金易得,而阴沉木难求。
丁老太太平时很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用,有点钱全花在丁小兵身上了。
元妮万万没想到,对方手里竟然有如此珍贵的珠子,她拿起阴沉木珠子摩擦了一遍,手感发烫,“丁主任,这珠子不仅是阴沉木做的,而且还是件古董,最少是明代的。”
丁老太太大为惊讶,相交一场,她只知元妮是考古系的大学生,可没想到她鉴宝的本事竟然如此出神入化,“是明代的,可你怎么知道?”
元妮展开珠链,估算了一下长度,大概有一百多颗,不用问了,这是佛珠。
明代的佛珠,再加上阴沉木形成的年头,这玩意儿怎么也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个值钱的物件。
“这是个有年代的老玩意了,拿到民俗博览会上卖不值当,而且还漏了家底儿。
您要是想出这件阴沉木珠子,我可以帮你私下打听买主,比拿到博览会上卖划算。”元妮说的十分诚恳。
民俗博览会,其实更像是一个年货交流会,也像老式的庙会。
在民俗博览会上交流的物件,必定是有特色有意思的,但不一定特别值钱。
这主要是考虑到顾客群体,能去城隍庙逛悠看热闹的人,大多是普通人,买个花馍鞋垫还行,要买阴沉木珠子,就超出主体的消费能力了。
丁老太太瞬间就明白了元妮的意思,“那行,这事儿就拜托给你了,珠子我先收着。”
“你要有时间,可以跟着我姥姥一起蒸花馍,进项少点,但只要卖出去就有钱。”
丁老太太大大方方的点头,“蚊子再小也是肉,我不嫌少,我还能多找几个人一起蒸。”
姥姥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那你跟我一起去参加博览会吧,万一有人相中了花馍,让她们订货,咱们赶年前做出来。”
丁老太太一拍大腿,“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可我只会蒸大白馒头,不会花样子。”
“这简单,你和面,我来捏面人,然后咱们几家的灶一起上锅蒸。”
丁老太太答应了,她还发动群众,在巷子里借了不少笼屉。
“把大小一样的笼屉摞在一起,只要一眼灶就可以蒸透,但是要注意火。”
当天晚上,几个老太太一起折腾着,蒸出五十斤面粉。
第二天一大清早,元妮就带着展品,往城隍庙去了,顾超帮她推车子,耿老太太和丁老太太还有姥姥都跟着一起去了。
还没到城隍庙,就见人潮涌动,路边上满是小摊子,卖什么的都有,年画,对联,锅碗瓢盆辣椒面
“这是没有固定展位的商户,在外头借光的。”顾超说道。
摆摊的人多,逛街的人更多,两人只能顺着人流慢慢的走,到了城隍庙门口,有两个带红袖箍的人守着,“推车的挑担的,一律不准进。”
元妮报了戴科长的名号,才被放了进去。
里边一水的地震棚,棚里的东西要比外边精致,什么泥人,糖人,拨浪鼓都有。
顾超忍不住笑道,“还民俗博览会?这不就跟庙会一个性质吗?”
几老太太也觉得,这就是庙会。
城隍庙里头还有院中院,经过院中院的时候,也有带红袖章的人守着。
说来也巧,就在一行人的前头,刚好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背着手悠闲的走着。
这外国人跟小本子不同,一头金发实在是太扎眼了,跟小太阳似的,他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还买了一个糖人在手里拿着。
很快就到了院中院,几个带红袖章的人就自动让上到了一旁,还做出请的动作,让外国人进去。
外国人回头一看,身后跟着一个妙龄少女,还有好几个老太太,他立刻发挥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