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子服众
大宴一直进行到酉时,宾客方才散去。
是夜,周氏大堂里家族十余位核心成员齐聚,众人在欢声笑语下依次落座,半晌,周忠进门落座主位,周晖居其左下。
周忠简明扼要说了句,“诸位可曾听闻黄巾教,可畅所欲言。”
紧接着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大致意思都是黄巾教范围广,名声尚可,毕竟人家只是用符水治病救人,至于有没有用存疑。
等众人声音渐小,周忠把周晖所有猜测推断说出,又把门客所有记载黄巾教的文字罪证分发给众人。
周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下可炸开了窝,毕竟黄巾教扬州也有,更要命的就分布在九江郡和庐江郡。至于扬州其他四郡,吴郡,豫章郡,丹阳郡,会稽郡则少许多几乎没有。
周晖抬头,看见周忠正在打眼色,父子连心,周晖知道这是父亲在给自己表现的机会。
“我有一言说与诸位叔伯。”
周晖站起身继而说道,“江山社稷有倒悬之危,正是我辈力挽狂澜建功立业之时,周家世居庐江,有守土安民之责,如今贼寇势大却未发,待时局有变悔之晚矣,唯有自强方能保祖宗基业,护家人安康。”
周异站起来问道“如何自强? ”
周晖应声而回:
“招兵买马,积蓄粮草,加固城防,自明日起即可在庐江驱逐黄巾。”
“待我父返京上告天子,贼寇必然提前起事,届时坚壁清野,坚守舒县,与皖县、居巢互为犄角,等待朝廷天兵。人心向汉,贼寇必不能久持。”
“如此,可安然度过此劫。”
周忠也走至众人身前,问道“诸位还有何异议。”
周异之兄周尚问道,“打造甲胄是否不妥?昔日周亚夫因人举发私藏五百甲而落难,其族从此而衰,从家主还请三思。”
周尚也就是周瑜从父,周晖的再从父。
周尚后来官至丹阳太守,演义里。建安二年初任丹阳太守,周瑜为旗下巢县县长,孙策起兵时,周瑜携兵投靠孙策,后来孙策横扫江东,丹阳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被孙策攻占,要说没有周氏推波助澜是不可能的
周忠:“事急从权,两者相害取其轻,我面见天子时自会向其禀报。”
周忠说完伸出手来喊道:“愿大家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众人齐声附和。
好嘛,周晖觉得这时候的父亲还有点霸气,几乎就明着说我关系硬,你们只管使劲干。
要知道在古代一套好甲足以被抄家灭族,士兵有没有甲所代表的战斗力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努尔哈赤13副甲就敢起兵不外如是。
弓弩可以说打猎,刀枪可以说防卫盗贼,但是甲胄几乎只用于军队打仗,私人造甲,就一个用途。
冬夜稍寒,议后众人归家,而堂中只剩周晖,周忠父子。
父子皆沉默,气氛逐渐有些微妙。
良久周忠背对周晖问道,“晖儿,为父细细思来你好像早知世事变化,前番你派人经商,为父亦多有不满,难道是为今日之事准备吗?”
“派出去门客打探黄巾教情报,短短半年便为其小方渠帅心腹,你志在何为。”
这个问题问出来,周晖顿感棘手。
父子二人双眼对视,眼神里皆有一丝蓦然韵味。
半晌过后。
周晖答道:“儿所做一切皆为家族兴盛。”
只是心里怎么想的,旁人却不得而知。
周忠:“也罢,你长大了,有自己想法,晖儿,为父此去京城,不知何年才能相见,你一定要多听叔伯的意见,周家奴仆食客一千八百余人,青壮约五百,尽归你调遣,城外堡垒三座可将物资粮草迁入城内……”
周忠说了约半个时辰,事无巨细一一叮嘱。
周晖听得很认真,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分别在即,纵还有千言万语,却好似更加难以说出口。
……
次日清晨,周忠领族中壮丁借调军士三十余人,火速前往京城。
周忠此去京城,千里迢迢,只怕星夜前往,也得十余日,贸然说出此事,也免不得一番推诿波折。
而三日后便是正月初一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而公元184年的2月初或2月中旬,在黄巾弟子唐周的告密下,张角便率领黄巾军仓促起事。
所以周忠最多提前月余告发,影响应该不大,但是功劳却是实打实的,届时不止周家得利,周家的门生故吏也能向上挪一挪,迎来更好的发展。
大司农官位虽然大,但是却无法举荐更多人员为官,做到三公之一,方能拥有更多的门生故吏,为乱世生存增加筹码。
而在周忠走的时候,周晖也安嘱好父亲,蔡邕弟子顾雍,荀氏一族荀彧、荀攸皆是良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