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 第84章 叶挺

第84章 叶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叶挺(1896一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卓越的军事家。

叶挺于 1896年出生在广东归善一农民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1922年,叶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卫队团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4月于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和军事学校毕业后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在北伐战争中,他率独立团先遣队,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独立团威名远扬,所在第四军被称为“铁军”,他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叶挺参加并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总司令。起义失败后叶挺去到国外,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他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被围,叶挺在谈判时被捕,先后被关押在贵州息烽、四川重庆等处。蒋介石为了使他“归顺”,许以高官厚禄,百般利诱,均遭断然拒绝。当时坐守恩施的湖北省主席、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向蒋献计,把叶挺押到恩施,由他以老同学和同事的关系去做叶挺的工作,蒋介石同意了陈诚的建议。

1942年12月下旬,叶挺被国民党从重庆秘密押至恩施,软禁在恩施老城三义宫巷“民享社”招待所内。陈诚为了软化他,派专人伺候,配给很高的生活待遇,均遭到叶挺严词拒绝。陈诚无奈,只好将他安排在城西郊朱家河边一幢农舍居住,又将叶挺的妻子李秀文、大女儿叶扬眉从广西桂林接来同他一起生活。同年8月,叶挺又被转押桂林软禁。

1943年12月,叶挺再次被转押恩施,一同来的有次子叶正明、四子叶华明、女儿叶扬眉,仍然被软禁在朱家河那幢农舍里。

叶挺在恩施期间,拒绝用国民党的钱,只要老朋友周苍柏负责自己的日常开支,并一再声明自己自由后归还所用的钱。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他带领孩子们开荒种地,饲养畜禽,贴补家用。叶挺自己并不宽裕,但仍关心周围的贫苦百姓,经常拿自己生产的蔬菜、粮食、猪肉接济他们,拿钱给他们看病买农具。日寇飞机来轰炸时,他还教老百姓怎样躲避飞机的轰炸。

1943年6月29日,蒋介石到恩施视察。蒋仍未忘记拉拢叶挺,专门接见他,一见面就说他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准备派他到别的军或新编军任军长,并详细介绍这些军的地理位置和人员构成情况,以表明对叶挺的关心和信任。叶挺却说,我现在还没有自由,不会考虑任职的问题,对委员长唯一的要求,是妥善解决“皖南事变”并无条件地释放全部被俘的新四军将士,令蒋无言以对。

叶挺十分注重子女的气节教育,常给他们讲新四军、八路军英勇抗日的故事,鼓励他们说:“一个人是要有点骨气的,在任何困难面前,只要是对的,就不能低头,不能屈服。”

1945年8月28日,叶挺被转押重庆,结束了他在恩施长达两年半的软禁生活。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和社会舆论的严正要求下,叶挺获释。出狱后的第一天,他即致电中共中央请求恢复党籍。3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4月8日,他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人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省兴县附近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同时遇难的还有他夫人李秀文、女儿扬眉、儿子阿九。

今恩施市建有叶挺纪念馆,并塑叶挺铜像一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