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 第54章 邓玉麟

第54章 邓玉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邓玉麟(1881一1951),派名世泰,字炳三,湖北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

邓玉麟14岁时,父兄饿毙,即辍学当“背脚子”,聊以养母。次年,母亲病死,他将母亲抬回石桥坪求地安葬,

无奈地方族中豪强不允,任其大雨淋尸。他悲愤欲绝,乃扶棺长叹:“百姓死无葬地,世道不改,我辈怎生!”当时张之洞招募“自强军”,16岁的邓玉麟即从家乡奔往宜昌投军,入步兵第三十一标,后随军移驻武昌。

宣统二年(1910)春,邓玉麟加入共进会湖北分会,负责筹划活动经费,发展会员。同年八月,为贯彻共进会湖北分会紧急会议决议,邓玉麟前往扬州活动。时,孙武等总结了湖北共进会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单纯依靠会党起事,恐革命未必成功,拟从外地购枪或就地制造武器武装会员,以武力推翻清廷。邓玉麟等认为与其购枪造枪,不如从运动新军入手,在新军中串联士兵,发展会员,层层建立秘密组织,对他们“结之以恩,喻之以义,诱之以利,惕之以害”,必然会争取到广大士兵和现成的武器,并断定“今日清廷之精兵,不日乃我党起义之劲旅”。于是,多名共进会员以各种名目打入新军的步、马、炮、工程、辎重各部,拉亲结友,换帖拜把,串联发动。因新军大都集中驻在武昌,邓玉麟就在武昌黄土坡开一“同兴”酒楼作联络点,自己担任酒楼经理,主持接纳新军士兵秘密入会。后因恐日久事泄,酒店停业,改设一“同兴”文学社于巡道岭,专供同志寄宿联络之用。几个月内,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会员一千四五百人。

当时,共进会以刘公、孙武、邓玉麟为主,文学社以蒋翊武、刘复基、王宪章为核心。宣统三年秋,两个组织合作之中出现矛盾,先后召开了两次协商会议。邓玉麟晓以大义,多方斡旋,终致双方达成协议。议定一律以革命党人身份,定于中秋节举事。九月二十四日,在议定军政府组成人员时,邓玉麟为军政府调查部长、军事常驻筹备员,负责起义前的联络、弹药、军旗、符号、文告和给外国领事馆的照会等项工作。

同年十月八日,汉口宝善里制造炸弹失事,孙武受伤,机关所藏旗帜、袖章、名册、文告、盖印纸钞,尽被俄国巡捕搜洗一空。次日,邓玉麟等力主提前起义:“苟不今晚举事,明旦按名捕拿,恐无一人获得首领者。”众人同意。当日下午6时,邓玉麟、陈磊等分途通知各营党人起事,约定:一闻南湖炮响,城内城外各营同时出动。是夜,城内和草湖门外驻军中的党人,无不枕戈待旦,准备闻风即起。不料当日城内戒严,出入城门,须受检查,邓玉麟抵达南湖炮标驻地,已是深夜十二时,虽得会见炮标同志,然深夜难以集合,且炮兵须有步兵掩护,城内步兵未动,炮兵亦不敢单独行事。于是,十月九日夜,城内等城外炮声,城外等城内枪声,均不敢贸然发难,以致未能如期起事。邓玉麟在炮标待至天明,又与徐万年入城,才知道城内有变,即嘱徐等候开城,他自己则渡江到汉口共和里11号向孙武报告误事原因,并得悉彭、刘、杨为清廷捕杀,悲愤交加。

十月十日下午,邓玉麟与李作栋雇小舟自一码头经鹦鹉洲渡江,在白沙洲登岸,赶至炮八标,在马棚中与同志商定:塘角火起,一致出动。晚7时,武昌城内工程第八营打响第一枪。邓玉麟与吴兆麟驰登蛇山,集大炮数尊,尽力向督署轰击,以援助由长街进攻的军队。此时城内火光冲天,枪声大作。总督及督署总参议凿开围墙逃走,武昌辛亥首义宣告成功。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邓玉麟等于十一日晚开始在咨议局大楼办公。十二日晚,邓玉麟等正在军政府议事,突遭亲清势力袭击,他处乱不惊,掩护黎元洪避匿蛇山。此时各地纷纷响应起义,派代表至武昌聚会。邓玉麟受都督府之托,在军政府接见各地代表,共商建国大计,并随黎元洪接见外国记者,宣称“起义的目的是要创立共和”。随即军政府各部成立,邓玉麟任军务部参议。在议定新政府官员薪俸时,他力主上至都督,下到职员月薪一律20元,并主张剪辫、放脚、禁烟。大家说他:“盖谋其事而不居其功者也。”

随后,清军反扑,十一月一日,汉口陷落,义军退守汉阳。为抗御清军,邓玉麟任步兵第七协统领,奉令固守武昌沿江一线。他指挥作战,身先士卒,在争夺扁担山的战斗中,率众与敌激战7小时,攻下扁担、磨子二山。十一月二十七日,汉阳失守,清军欲扑武昌,邓玉麟、熊秉坤率众与敌奋战,伤亡惨重。他督令开炮,才将敌击退。他与何锡藩部合力防守武昌十里江防。不久,南北议和,武昌保卫战终得胜利。

民国元年(1912)一月,军务部将协扩为镇,邓玉麟为第四镇统制,后改任为师长。袁世凯窃踞总统职务后,邓玉麟被孙中山委为南方九省代表之一常驻北京。民国二年二月十八日,国民政府给辛亥革命首义有功人员授勋,邓玉麟被授予二级嘉禾章、二级纹虎章,领陆军中将衔,任总统府高级顾问。

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以高官厚禄笼络首义主要勋杰,欲委邓玉麟为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