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下间,谁人不冤
“有国才有家。若是国都破了,流离失所,哪还有家呢?将军您一直驻守边境难道能说自己不忠于国?”
“是呀。人总是矛盾的。”常芜的手指反复摩挲着那玉佩上的四个字。“从前我总想,为什么要当这个将军呢?守在那破城墙不能离开半步。困在南境之地,外头山高路远海阔天蓝,都与我无关。人没有什么时,才会去期盼什么.......家与家终是是不同的。我忠于的并未自己的小家,而是族中的家。曾属于我们四个人在南境的家。当然这其中还有那些兵士将卒,我都视为家人。我外公行走民间之时,也听过这些传言,却并不在意。我们出生,家里都很开心。我兄长更是离谱,幼时常常逗趣我二人,明明瞧的出来,却是拉着我妹妹喊芜儿。苒儿气鼓鼓的说不是。”说到后来也不是再同雁南说,反倒更似再同自己说。“为了这个家,我愿意舍弃所有。你愿意舍弃什么呢?”
“我曾经的......所有。”
“曾经的什么呢?如今离开了瑞王府,还有什么呢?”
雁南郑重的说:“性命......”
“性命......我妹妹的性命又谁来还呢?我双亲呢?是找这个国家,还是掌权的陛下?还有我祖父......”
“常家老爷不是?”
“你真当我祖父是怕我族中家世过大为避嫌疑而辞官?那不过是为避人耳目的后话了。究其原因还不是那桩逆案的缘故。一桩普通的案件,却被有心之人设计牵扯进了那么多朝中大员,最终演变成了逆案。多少文官谨言被贬黜被罢官、流放的......我祖父也进言了。却只被关在宫中几日,但也因此病了一场。出来时又被同僚针对,最终只剩叮咛我父不可胡言。我父为不违背父命便辞了官。满腔愤懑便投了军。后事渐渐平息......”
“您说的这些.......只怕才是理由吧。是您,离开您驻守之地的理由。”
“是。却不是我的理由。是陛下的。是当今这个在位者,给我的理由。”
“?”雁南只剩满腹的疑问。
“外头那些人是我的人,却不是常家人。是听我命令的人,却也是看守着我的人。能瞒过我兄长,瞒过那么多人。就在南境交战之地从死人堆中把我刨出来,一路跋山涉水直捣京城拖着残伤的我。我好了,身体康复了,心却没有。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他们满身武力却不守城?反而去做这些?我如今也好了,却也不让我守城了!用家里乃至满族中的性命威胁我。不,陛下只是给我讲了几个故事罢了。甚至问我,我父辈几场厮杀下为什么格外提携没几年就当上了将军......原来这时陛下已有意平反旧案,可却没有一个何时契机,谁又敢来提?然后,你们出现了。你们救了七皇子。你们从此便是契机。只要你们立功受奖,那从前的事你们便会惦记。七皇子便会惦记。陛下也借此平反了几家,从而效忠的人更多了。对于一直效忠的我们常家,若是不能用便丢弃了。再扶持嘛......是不是瑞王也这般想?”
“王爷不会。连我这次离开,王爷都......王妃仙逝后,王爷甚是思念。您?那陛下到底派您去?”
“带沐菊走吧。无论你选了什么,趁现在还有的选,都好。不过沐菊现在处境尴尬,最好更名换姓。”常芜从袖子中拿出一张信纸。连同那玉佩一起递给沐菊。“既有人替你筹谋了,不如替自己活一生吧。”
沐菊双手接过,改为跪坐着,把玉佩放在双腿之上才打开信纸。只看了几句双手便止不住的颤抖。
上书写:需查,春至,雁群自南归,群飞余几只。今日落于院中一只南雁,时而带些和暖之气。有意小心饲养之,却恐鹰啄之险!想来十年前那鹰啄燕群之事,只怕飞禽皆心有余悸。但事过良久,如今燕群归巢也该缓缓复之......想来无碍,顿生喂养之心。雁却并非家禽,如今只在院中辅之食饵。若落于院,甚美,若雁无意留,需断。欲附娘亲于近京郊外那百亩良田增色,虽离秋日尚远,但无赏菊时现种之理,只盼秋至。思量之后却又惶恐皆种万寿菊令旁花失色。还请家中定夺。需明,府扩槛高,若不佐以丰厚庄.嫁定要受屈。
沐菊面色潮红把那信撕成几块,却紧紧抓在手中。“沐菊哪也不去,就跟着二少爷!更不要那良田。沐菊什么都不要,不要。”
常芜蹲下身子,却是离着两人有些距离。“安叔已经得了消息,待你得空或遣人去都成。去过一下文书。若是日后已更名也不打紧,买卖田地的一应钱银、税务常府都会出。不必怕人说闲话。田地,还是落在你名下的好!常家嫁女儿,总还是要出些嫁妆的。这是苒儿的心意,那庄舍里还有些的,那是常家的份,不多,是份心意。”
沐菊的眼泪才落,滚滚而下打湿了信纸斑斑痕迹。
常芜转向雁南说:“我要你发誓!日后......”
雁南没等常芜说完,立刻会意。“我,雁南在此立誓,日后定真心待沐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