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台风来多久?又得关店了。”
“就别惦记着赚那几个钱了,正好歇几天。”
“……”
你一言我一句的家常是这世间最平凡的烟火气。
李淳漪吃得很慢,只是机械地重复吞咽的动作,食不知味。
耳边传来一声尖锐的鸣响,紧绷的那条线蓦地断裂开。
究竟是何时落了泪,她都没察觉到,干涩的苦味一同吞咽进肚里,没了归所。
吃完了面,李淳漪匆匆逃离这个地方。
狂风为即将到来的台风造势,宛若恶鬼嚎叫,路上行人纷纷选择不在外面逗留太久,落了一地红艳的凤凰花昭告着一场狂欢结束。
李淳漪独行在逐渐空荡的老街道。
待走到‘一家书店’门口前已是十余分钟后的事情。
可能是天气的缘故,没多少人在外走动,店里生意比较冷清。
风铃声响,张弘远看到李淳漪进门的身影,眸子闪过的意外清晰无比。
李淳漪温声打了招呼。
“我好久都没看到你过来店里了,最近在忙什么?”张弘远闲聊式开口。
散发着熟悉书香气的空间,李淳漪放任自己松懈下来。
“前段时间回了老家陪外婆。”
张弘远坐在收银台前一边刻着手里的新印章,一边暗自点头,“这样也好,陪陪家里人。”
日常寒暄进行到这基本结束,他自然提起,“最近又上新了一批书,看看是不是你喜欢看的类型。”
“好,谢谢张叔。”
李淳漪走到里侧的书架前,随手抽了一本书拿在手上。
翻翻停停,白纸上的黑字在眼前糊成一团,像屋檐滴落的水珠,阴雨连绵一片。
人的记忆如此深刻。
几个小时前发生的种种,在大脑中以默片的方式不断重现。
仿佛烙印般,摒弃不掉。
而往常通过看书能快速心静下来,此刻成了镣铐枷锁。
平摊开的那几页反复翻动了无数回。
李淳漪徒劳地轻叹了口气,终是将手中的书放回书架。
天边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李淳漪走到柜台前,和张弘远告知一声。
“张叔,我走了。”
“今天这么早?”张弘远讶异过一瞬后,不动声色扫过她不拿一物的双手,问:“没有挑到合适的?”
“没。”李淳漪不欲多说,但心底一直泛着辜负好意的歉意。
张弘远手中的印章即将完工,拇指拂过覆盖着一层细粉末的玉石,露出精心雕刻好的字样,随口回:“那我下次再多找点好书来。”
还有下次吗?
无需思考,心底冒出一个清晰的声音预示答案。
李淳漪不答话,盯着张弘远动作几秒,蓦地开口,“张叔为什么会选择开一家书店?”
“好奇这个?”
“嗯,就随便聊聊。”
张弘远轻笑了一声,“怎么感觉你这架势是要把我底细都打听个遍啊。”
李淳漪依言,嘴角勾起一个不明显的弧度。
至于自己为何问了这个问题,可能是下着毛毛雨的午后适合来一场放松的聊天,也可能是此时此刻,她急需做点什么转移注意力。
“原因,挺简单的。”
张弘远收起刚才玩笑的语气,眸意柔和,转而看向外边。
“我呢,是在帮一个人实现愿望。”
李淳漪无意踏入一段陈年往事中。
雨天,寂静、充斥着书香气的午后,娓娓道来的故事。
“我和她是笔友。当我第一次收到她的来信时,我其实很意外,因为我是在一本杂志的尾页,在一众结识笔友的地址栏中随便挑的。”
“当时,出于新奇的心理去邮局投递了信,我甚至都做好了石沉大海的准备,没想到在三天后她居然回信了。”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写过很多封信,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无话不谈。我知道她同是南方人,我知道她最喜欢在书店泡一个下午,常常忘记时间回家,我还知道她的愿望是在一个老城区的僻静街道开家书店,她喜欢时间慢下来的感觉,书店名字就叫一家。这是她的名字。”
时间好似也随着言语放慢,流动在每一滴雨落下的瞬间。
“她是你喜欢的人。”李淳漪缓缓开口。
“是。”
张弘远收回视线,微翘的嘴角却染上微不可察的感伤,“书上有句话: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已经是上上签了。我花光上天给我的全部运气,我和她不仅是笔友,还是校友,这便是最好的巧合。”
“后来呢,你们还见面吗?”李淳漪追问。
人,总是在意一段故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