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书疑窦
乐安城,是历代乐安王的属地。
大晋初立时,前朝的藩王或不服其管辖,或欲浑水摸鱼,有不少人在其属地拥兵自重,自立为王。
太.祖登基后,几乎倾尽余生,才平复了这场动乱。
为绝后患,他于临终前嘱咐其子明帝不可设藩。但设立藩王乃承袭千年的古制,岂能被一个初立的王朝轻易废除?
然而先王遗命亦不可违背,明帝无奈,保留设藩之制的同时,还行了一步缓兵之计。
盖因此次动乱,诸藩也是损失惨重。所以明帝要解决的,是少数投诚于晋的旧藩王。
这部分藩王当初能顺势安分守己,不代表未来还会如此。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削藩一举激怒,于尚要休养生息的大晋而言得不偿失。
罚不得,赏亦不能太过。明帝明面上行封赏之事,赐予其钱财、土地和人民,但实际上却是剥夺了他们的军、政之权。
哪怕心中再不同意,但藩王们若想再次挑起动乱,也是勉强,双方都要修养,所以在明面上都没有什么异议。
此外,明帝还下令藩王本人及其亲眷不得随意离京。他表示,“封地哪里有京城好啊,京城多繁华啊,你们就住在京城好啦”,意图将他们控制在眼皮底下。
起初这项无法搬上明面的政策,推行得很是不易。此举阻挡的不仅是旧藩王的利益,还意味着本朝皇帝不会再设藩,直接截断了部分宗族、功臣获封之路。
好在,经过历任帝王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藩王基本上都不成气候了,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与贵族和权臣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百余年时间,也足以让这项先天不足的举措成为了人们必要墨守的成规,若是有人要打破既定规则,那他必定会遭到诟病。
这位乐安王就是如此之人。
谁也没有料到,他竟会在功成名就之时,提出要回到封地。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御史弹劾他,明里暗里给皇帝告状,说他包藏祸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瑞元帝竟力排众议,同意了他的请求。
有人猜瑞元帝是看在二人多年的兄弟情谊上才会这么做。因为乐安王虽是瑞元帝的异母弟弟,但二人自幼一同长大,关系甚是亲厚。
而且先帝驾崩得突然,没来得及立太子。那时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诸子野心勃勃,瑞元帝能顺利登基,也有乐安王在外为之征战的大半功劳在。
然而人们私下里又有另一个猜测,说这兄弟二人其实是面和心不和,要不然为何乐安王竟执意要回到自己的封地呢,可不就是因为身处于天子脚下,他恐时刻有利刃悬顶,备感不安么。
无论原因为何,无论这兄弟二人作何想法,几十年过去,乐安王一如他所言,始终在封地做他的闲散王爷,逍遥自在,不问朝事,朝中才渐渐停止议论。
今日不知何故,王府外却是水泄不通,围了里三圈外三圈的人。但就是围成了这幅模样,沈淑二人还是能看到人群正中的上空环绕着的黑气。
可谁也阻挡不了民众们一颗颗看热闹的心,大抵就算是阎王在此,也奈何不得他们,是要先看完热闹才肯心满意足地去阴间的,更何况是谢必安他们两个呢?
他们只好先守在人群外围,静观其变。
在他们身旁不远处,有位老伯支了个摊子售卖字画或代写书信。老伯须发皆白,却是目光炯炯,他穿着一身青色布衣,布衣虽旧,却干净朴素,愈显儒雅。
老伯见他们站在一旁,也不抢着去看热闹,不由乐呵呵道:“难得见如二位这样不急不躁的年轻人了。过来坐,过来坐。”说着,他指了指摊前的两个木凳。
沈淑和谢必安对视一眼,亦回礼道:“如此,便叨扰先生了。”
老伯摆手:“言重了,老朽可谈不上什么先生。”
二人落了座,入眼即老伯所售字画。
谢必安生前对书画等也有所涉猎,所见名家名作不可谓不多,自己谈不上擅长,但于鉴赏也有些心得。他生前记忆不复泰半,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倒是时常因境而现。
赏字画,先赏章。
只一眼,谢必安就被这些字画上的不同印章吸引了注意。
这些印章,以闲章居多,式样大小不拘,内容均为“耕云种月”。
其实字画本身只堪中上,但因为印章设计得巧妙,且钤印得当,使得整幅作品色彩变化呼应,稳正平衡。正有画龙点睛之妙。
若这些作品均出自老伯之手,那以“先生”二字相称,确是有所欠缺了。
沈淑虽也略通此道,但她目的并不在此,又见谢必安一直注视着字画,心中不由发笑,心说你谢瑾言原来还有没忘的东西呀。
笑着笑着,她又不免有些难过。她知道瑾言哥素来喜爱文墨,本该是个潇洒走遍人世山水的文人墨客,而非于刀尖舔血的少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