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
一篇自己的文章。”
“停电了,三哥。”赵胜远挤眉弄眼地笑。
赵鸿儒斜他一眼,又道:“行,那就不讲英语,那你们想做什么……或者,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两个学生都说好。
他将蜡烛放在书桌中央,三个人围坐在一起。他开始讲起一个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讲到私生女玛丽雅姆偷偷跑出去找她父亲被拒之门外,再次回家时她的母亲已经自杀了。
听到这里,许诺下意识地瞪大了眼睛,赵鸿儒停下来看她一眼:“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因为离得近,许诺第一次仔细地打量了赵鸿儒的脸,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的眼睛显得异常的柔和。
赵鸿儒继续讲下去,讲到了玛丽雅姆被迫嫁给一个老男人,从此背井离乡,讲到她的不断怀孕不断流产,以及来自丈夫的冷遇和虐待。一直讲到了另外两个年轻人——莱拉和塔里克的出现,到他们在战争中不得已离开彼此,到一个陌生人传来塔里克身患重伤的消息。
许诺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浓密的睫毛在她的眼睑处投下纤巧欲飞的阴影。
她等着赵鸿儒的下一句,电来了,灯光无声地亮起来,像电影院散场时的场景。
“继续讲啊。”许诺催促道。
“不讲了,故事还很长呢。”他笑了笑,起身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下次再讲。”
“下次是什么时候?”她跟着他出门,追问道。
“停电的时候。”
后来,直到暑假结束,都没再停过电,这个故事也真的没有讲下去。
(三)
八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赵鸿儒给他们讲了一节诗歌鉴赏,出门前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节补习课,以后就不来了。
许诺和赵胜远默默地对视一眼,颇有默契地说:“我们送你出去!”
赵鸿儒淡淡地微笑:“好。”
多数时候,赵鸿儒对他们总是没有好脸色的,讲话做事又刻板得像个老古董,没想到一个多月下来,这两个小屁孩还是对他产生了些许依赖。
八月的夜,夜色温柔。
他们前后不一地走着,三个影子在路灯下不断地重叠,分离,重叠。
赵胜远走在最前面,暖和的夜风将他的额头烘出细微的汗珠来,他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头边抱怨:“这鬼天气!”
躲在两旁草丛里的牛蛙“哼哼”叫起来,仿佛是在响应他的话。
许诺幸灾乐祸道:“谁叫你乱蹦乱跳的。”
即便是这样慢慢地散步,公交站还是很快就到了。赵鸿儒停下来说:“好了,我送你们回去吧。”
“不用不用,有我呢!”赵胜远摆出一副男子汉的架势,拍拍自己单薄的胸膛。
“不行,等会儿弄丢了你们,我可赔不起你们父母啊。”他们送他出来,最后,他坚持又把他们送回家去。
就这样,暑假转眼间结束了。
赵鸿儒去大学过他的“好日子”去了,许诺和赵胜远也开始了新鲜的住宿生活,他们俩不同校,平日里见不着面,只有周末回家了,才一起做功课。
经过一个暑假的补习,赵胜远能比班里大多数同学更快地适应高中的课程,尤其是英语,因此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第四次周末回家,许诺在整理书桌时看到那本磨砂封面的笔记本,突然想起赵鸿儒那个未讲完的故事。
她问赵胜远知不知道那个故事的名字。
赵胜远说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胜远对那个故事的好奇心早已慢慢减淡。不过他还是提议说,不如去找三哥,问他就知道了。
许诺答应了,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去赵鸿儒的学校要坐近两个小时的公交,中途换乘一次,来回得花去六块钱。
许诺从储钱罐里倒出六个硬币,第二天对父母说她和赵胜远要去市图书馆借书,随后两人坐车直达赵鸿儒的学校门口。
赵胜远在附近找到一处公共电话亭,按着赵鸿儒当初留下的手机号码打过去,不用多久,赵鸿儒便从一条绿荫小道向他们走过来。
“三哥!”赵胜远和许诺相继喊起来。
赵鸿儒带他们去食堂吃荷叶蒸饭,问他们怎么来了。
“三哥,许诺想听你讲故事。”
赵胜远说的是实话,不知为什么,话从他口里讲出来,意思突然变得暧昧,许诺的脸不由得发烫,反驳道:“怎么光是我听,你不听么?”
“当然,我也听啊。”赵胜远一笑,眼睛便眯成一条缝,像只狡黠的狐狸。
许诺追问道:“三哥,那是一本书吗,叫什么名字呢?”
“嗯,叫灿烂千阳。你想看的话我可以把书借你啊。”
赵胜远一本正经地说:“三哥,钱钟书先生说了,男女之间不可以随便借书,一来二往的,感情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