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犯贱
第十九章犯贱
二嫂说完,九妹一时有些气结,今天真不是个好日子,怎么一进门就碰到她了。正想着怎么怼回去,“还不赶紧做饭去,一天天的没个消停的时候。非得吆喝一声才动一下,没点眼力见”,只听娘亲隔着窗户在屋里朝外喊了两声,也不知道这话是说给谁听的,九妹只当听不懂,也再没吭声。
“大妹回来了,外面冷吧?”这时大嫂从屋里出来挑起门帘,走过来一手拉着九妹,一手推着二嫂进了屋里。
快过年了,大哥、大嫂带着孩子回来过年。这段时间家里更热闹了,也有了过年的感觉。
现在住的房子是三年前大哥二哥考上秀才后翻盖的,大哥、二哥就相差一岁,所以同年考的。考完后,大哥就在县学里找了差事,又成了婚。
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那时二哥眼看着也要找媳妇,翻盖的时候上房就修了五间,院里子又加了东西厢房。门口有倒座,平时放些农具,备些干柴杂物。
这就是标准的当地的盖房形式,不过一般家庭还真没有那份闲钱去修这么多这么好的屋子。有条件的盖几间正房,大部分也就是压几间结实点的茅草房就不错了。
东西屋各两间,分里外屋,里屋是火炕,外屋做了个起居室。中间一间做了堂屋,也是会客和一家人吃饭的地方。
娘亲不喜欢外人来了进屋脱鞋上炕,所以东屋没有做大炕,来人来客就在堂屋里招待。
干净是干净,就几把椅子,你好意思脱鞋坐哪儿聊天。
在农村都闲散惯了,你让他在椅子上规规矩矩的坐个把时辰,他还不如去刨两垄地。家里来串门的人就越来越少,有事儿说两句也就走了。
现在爹娘住的是东屋,大哥结婚后就住了西屋。二哥结婚后就住在了东厢房。
本来小妹和九妹住西厢房,可小妹嫌西厢房阴冷,平时大哥他们不在家,小妹就住正房的西屋。大哥大嫂回来后小妹宁可就在东屋外面搭个床铺和父母挤在一起,也不回西厢房住。
大嫂跟大哥表达过几次,不想让小妹平时住他们那屋。就大哥那性子,怎么可能跟家里提这个要求。所以这事儿也就没掀起什么浪花,不过每次大嫂走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干干净净,这倒是方便了小妹。
其实这事还真不能说大嫂小气,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怎么着都有点膈应。
可这事儿更说不出谁对谁错,你这一年半截的不在家,那屋就一直空着。
这是家里有这个条件,回不回来的都还给你单独留间屋子。大部分是没有那条件的,老少几代,十几口子在挤在一个屋里睡在一个大炕上也是很正常的。
讲究的,顶多中间挂个帘子意思意思。村里多少人家成婚的时候,不都是家里老人住炕头,新婚夫妻中间拉个帘子住炕梢。这也是见怪不怪的事儿,所以说徐家条件在村里算是好的,好歹自己都有屋子。
他们这个院子里的东西厢房都有独立的小灶,可以烧点水或是灶房周转不开时,这里的小灶也能炖煮点东西。
一般分了家就另盖一处(chu,三声),没分家就在一个院子里挤着。如果家里男孩儿多的,东西两侧又可再压出几间房来。
反正宅基地都是自家的地界儿,不盖房的时候就做菜园子或是放个柴火垛占着,需要了就直接打地基盖房子。
“镇上人多么,明天是不是还有年前最后一个大集,我还想和你大哥一起去镇上给家里添点过年的东西。我们这回回来呀因为带着小轩,就没在县城买。镇上哪家的东西好些,小妹,到时候你可得帮着参祥参祥。”一边往屋里走大嫂一边说到。
“行,大嫂明天什么时候去镇上,我跟你们一起吧。这两天天气好些,把轩哥儿也带上去转转。家里好些东西都已经备下了,缺的东西不多。到时候你问问咱娘,别买重了”。
“行。要不明天叫上娘亲也一起去转转,人多热闹”
“哼,假惺惺的。想买,在哪不能买,就会装好人。小破镇子有啥好转的,要去也是去县里去府城转”二嫂撇着嘴犯贱地插了句,大嫂和九妹两人都不再出声。
九妹是真的奇怪,你说那么大个人了,说话就不过过脑子。
啥时候能稳重点儿,你说来这么一句,除了痛快痛快自己那两片嘴,还能得啥好处?看着挺明白个人,非得没事找事整的大家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