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讨教
即兴考试啊。
林隽神色坦然,拱手:“学生尽力一试。”
寿朋眯眼思考片刻,提笔书写,林隽殷勤;上前研墨。
一道时文: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①。
一道方略策:兵者,圣王不得已而用之者也。……历代之浴革古今之优劣,抑又有可指议者欤?②
待他写完,林隽自然;搬椅子在书桌前坐下,取了毛笔做题。
时文,即是大名鼎鼎;八股文。这道题是截上题,出自《孟子·告子上》,林隽想了想,采用逆破破题“未尝有材“,他写道:生材者山之性也,毋以不材污山也。③
逆破则顺承:夫山有无材之时,而无不生材之性。
承题进一步阐述无材非山之本性。
他默默写文章,身姿端正,笔触丰筋。寿朋见他落笔流畅,似乎胸有丘壑,想必游学在外也未放松学习,摸着猫咪暗自点头。
这边林隽开始收结:观生材之难,则知育材之不易,其慎毋再寻斧斤焉,可。
写好后寿朋迫不及待地拿过去,看完后捋着胡子垂目沉思。
林隽没注意他,看向下一道题。
这道策问题目开篇就点明战争是君王迫不得已之下才会动用;手段,询问各朝军制改革;优劣并提出自己;见解。
据林隽所知,文朝立国八十余载,已经走到一个王朝;中期。内部暂且安稳,外患却持续不断,南有倭寇,北有外族需要抵御。
寿朋先生虽然辞官,却也关注军事,心怀天下啊。
林隽先表明自己;看法:制天下以威,故治世不可以去兵也。驭天下以势,故盛世不可以忘备也。④
治理天下绝对离不开军队。
兵法自不必说,林隽主要针对太平盛世;养兵练兵之道,结合现代军队训练;方法做出自己;见解,军制上提出海军;重要性,说明“兵无法,兵不精,则无以威示四夷,而震肃八纮矣”。
最后再总结‘兵法’‘兵制’‘将领’;缺一不可,这道题便答完了。
相较于时文,林隽在策问上更有心得,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寿朋接过去看了半晌,微微蹙起眉头,沉思片刻后捋着胡子点头评价道:“条达详明,典雅敷畅。”
这是夸奖吧?
林隽露出个腼腆;笑容,大胆发问:“先生,我那篇时文写得如何?”
寿朋对上他自信;眼神,略显无语,哼了一声,吐出两个字:“质朴。”
林隽:“……先生说话还挺好听,哈哈。”就是普通呗。
他倒也有自知之明,八股文体裁严格,题目又难出新意,翻来覆去;在四书五经里选题,写起来难免束手束脚。
林隽擅于安慰自己:寿朋先生精于制义,他口中;质朴必然不是普通质朴。
见他没有受到打击,还是一副笑呵呵;模样。寿朋心生好感,暗道此子心性坚韧,原本看在沛之;面子上接待他,现在倒多了些对优秀后辈;赞赏。
他来了兴趣,好奇;问道:“你不缺文采,怎么策论写得好,时文却有失水准?”
其实时文也算达标,只是有策论珠玉在侧,显得时文略普通起来。
一般人被这样问,要么惶恐谦卑要么表决心下次努力。
林隽却一副苦恼;样子说道:“不瞒先生,我见了策问便觉得清爽,答题就自然天成;见了时文便觉得无趣,下笔就索然无味……”
猛不丁听到这番‘清新脱俗’;言论,寿朋嘴角一抽,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主要是寿朋年轻气盛时也这样思想‘叛逆’过,咳,虽说他擅长写八股文,但不代表他喜欢八股文啊。不得不说,这小子讲到他心坎里去了,时文可不就是呆板无趣么。
寿朋像是被熊孩子;歪理带偏;家长,无语片刻,只得拿起科考大棒压制:“……一派胡言!既然它如此面目可憎,你还考不考科举了?”
林隽讪讪,敏锐;察觉到寿朋喝斥下暗藏;亲昵。他最擅打蛇随棍上,讨好;说:“要考;要考;,师叔祖,您教教我呗。”
眉眼堆笑,一副向自家长辈撒娇;天然姿态。
“……”
寿朋有点被他这声自然而然;‘师叔祖’取悦到了,压下心中欢喜,没好气;说:“沛之一向稳重,怎么教出来;儿子却是个跳脱;?”
林隽挂着讨喜;笑容给他倒茶,拍马屁道:“所以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来拜访您呢,有您这个时文大手教导,我;文章定能更进一竿!”
寿朋傲娇;哼了声,眉梢透出得意,指点他:“你基础扎实,善于考据,好处是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然则过犹不及,考据繁复倒显堆积典实,失之自然了。”
翻译过来就是有些矫揉。
林隽受教点头。
“依老夫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