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
四个孩子也没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四燕,那小脸煞白煞白的。
大燕一下车就吐了,她不知道这个电车为什么这么颠簸,还没有坐驾车子舒服呢。
崇文小学的门卫看着她领着四个孩子,老远看到就知道这是带孩子来看学校的。
连忙迎上了郑艳丽,带着她们去了招生办。
郑艳丽心里不得不感慨,还是八十年代的社会人心贴着心,热情着呢。
崇文小学负责招生的是一个胖胖的男人,他让郑艳丽喊他姜主任就好。
姜主任身边还跟着个老师,帮忙带着孩子参加校区。
郑艳丽趁老师带着大燕他们去看校区的时候,对姜主任简单说明了孩子们的情况,还隐去了关键信息。
她说自己是从老家来投奔亲戚的,但是没想到亲戚没有投奔成,小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反而给耽误了,来了四个小孩在老家都没有上过学,但是大的今年已经八九岁了,耽误不起了,还是尽早让她上学。
姜主任一听郑艳丽这样说心里就有了猜想,79年的知青返乡潮刚刚过去,一看这四个孩子年龄都不大,郑艳丽又是乡下来的女人,肯定是被那个知青给骗了。
自己带着孩子上京来找老公。
结果没找到。
这样的事前几年那是天天有月月闹,没让人清净过,知青回了城就像小鱼入大海,早跑没影儿了。
姜主任到底是个文化人,他对这种行为最为不齿。
做了还不认。
伤害人家一大家子的人。
郑艳丽只想让大燕她们来插个班上一段时间等九月份的时候再正式给她们办理入学。
姜主任看了看前面的大燕,大燕穿着洗的有些发白的衣裳,用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望着教学楼里读书的学生,就是这一幕触动了姜主任。
现在的z国就指望着这新一代,咋能让小孩没有书读呢?
再说了,校长前几天开会说国家准备大力支持小孩读书,听说以后还要免费让孩子们上学,好让那些贫苦地区的孩子也能上上学。
现在也不兴什么借读,这半道来的学生只说是插班。
这学期都快过去了,学费怎么交都是个问题。
“一个孩子一学期学费是三块钱,你家介是四个孩子,几个要来上学?”
姜主任说的是有些地方口音的普通话。
不过郑艳丽听不出这是那个省的口音。
“都要上的。”她听清楚姜主任的话之后,就赶忙回话。
姜主任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四个小孩都来上学,这学期都上一半了,学费怎么收?
况且那个小的,也太小了点。
看着才三岁,正是上育红班(幼儿园)的年纪,可他们学校现在并没有开设育红班。
育红班大多在工厂里由厂子开办的,给工人减轻负担的同时也不收学费。
“我只能保证你家三个孩子都能入学,小的那个嘛,我们学校还没有开办育红班。”姜主任也是负责任,他还不忘补充道。
“其实上育红班也没什么嘛用,就是带着孩子玩,你要是想把孩子留身边,留两年直接上一年级也行。”姜主任没有明说。
但是郑艳丽也明白,姜主任意思是要是她手头不宽裕可以先让四燕等等。
毕竟现在这个年代想进厂干活,可比啥都难。
那个老师带孩子们溜了一圈,拐了回来。
郑艳丽看着四燕,其实四燕现在也不适合去上育红班。
都三岁了,她还不会说话。
上辈子也是这样,四燕几乎到了五岁时才开口说话。
郑艳丽心急,上辈子还带着四燕去百京的一个寺庙去找高僧看了看。
说是贵人语迟。
当时郑艳丽还觉得那和尚在诓人,不过还是添了点香油钱。
瞧见娘站在那不动,四燕小跑过去用胳膊搂着郑艳丽的腿,不时还用自己的小脸蹭蹭。
郑艳丽反手圈着四燕的肩膀,不能上就先不上吧。
自己带着四燕也一样。
给姜主任说好了让大燕二燕三燕先入学,因为这学期快结束了,三个人的学费加起来是三块钱。
郑艳丽这次学费交的爽快,直接就交给了姜主任登记,她上辈子交学费最磨蹭。
总是让孩子们的老师催好几遍才交,把二燕气哭好几次。
当时她不以为意,交晚点学费怎么了?又不是不让她上学。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郑艳丽没有保护过孩子的自尊心。
幸好一切重新来过。
百京城里除了供销社之外,还有百货大楼,里头和供销社大不同。
百货大楼里的东西可比供销社里头的洋气多了。
郑艳丽带着大燕她们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