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之所善
只听狄仁杰说道,“这谋国篡位之案表面上虽然是从焚尸案开始,但实际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八年前。早在八年前,天后开始执领朝政时,谋国篡位的势力就已经存在了,他就是此时正在城外冲杀又在城内围杀的六道组织。”
六道君主慢步走进大殿,身后的鬼差要跟着,却被他阻止在殿外,就这样一个人有恃无恐地深入到满朝文武当中,声音洪亮,“敢问狄大人,我谋的是谁的国?篡的又是谁的位?”
“你谋的是大周之国,篡的是武氏之位。” 狄仁杰回答。
六道君主听后一阵狂笑,“那你在审判我谋国篡位之前,应该先审判武明空谋我大唐之国,篡我李氏之位的罪。”
满朝文武一听,又是一阵议论,武明空怒道,“大胆,我乃大唐天后,李氏之母,多年来为李唐江山执领朝政,劳力劳心,任贤而用,国富民强,四海臣服。如今天下臣民联名上表,太子也是一再上书拥我登基称帝,这乃是顺应天命。”
六道君主却将这称之为惑众妖言,“你谋我大唐之国,篡我李氏之位,这明明就是逆天而行。”
武明空还要说什么,却被狄仁杰抢断道:“本官乃是此案的主审,手持先皇御赐的莲花银徽和大唐高祖皇帝定制的七十二卷大唐律法,朝中上下,无论君臣,是要涉案,都应听从本官侦查审判,由不得你们喧哗妄为。”
武明空瞪着他,眼神好像要将他千刀万剐,“狄仁杰,你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而这显然就是狄仁杰之前向武后问话的目的,“天后,在升堂审判之前,臣已经问过你,这块先皇御赐的莲花银徽所拥有的权与限之间是否包括天后本人,你回答我说包括。如今天后可是贵为天子,金口玉言,难道天后想毁天子之誉,食言不成?”
武明空没有办法,“哼!那好,我倒要看看你能怎么审判此案。”
狄仁杰继续审案,对六道君主道:“本官要将武氏谋国篡位之案压后再审,现在先审你的谋国篡位之案,你可有异议?”
六道君主点头,“素闻狄大人一向执法办案,清正廉明,不惧强权,想必一定不会偏袒徇私,至于先审后审,那就听从狄大人的安排吧。”
狄仁杰向众人解释,“此案复杂,难以直断,就让我先把这来龙去脉说清楚吧。早在八年前,天后执领朝政时,就决心要除掉六道组织。可是当时朝政未稳,而六道组织又琢磨不透、深不可测。所以就先埋下一个伏笔,为日后她正式登基称帝时所用。”
六道君主问,“什么伏笔?”
狄仁杰道:“就是本官。因为天后心里清楚,如果要想彻查神秘的六道组织,那只有狄仁杰才有可能办得到。所以天后就先把我关入牢狱,然后再等待时机把我放出来,作为一颗棋子,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命。也就是说,无论是今天的焚尸案还是谋国篡位之案,天后都早在八年前就已经开始入手准备了。”
六道君主冷笑一声,“真是深谋远虑啊!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当时天后执领朝政时,你可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她怎么会让一个反对自己的人做自己的伏笔,难道就不怕两军交战时,你临阵倒戈?”
“既然是深谋远虑,那天后选择这么做了,就肯定会胸有成竹。因为天后知道,我之所以反对他,其实并不是真的反对她执领朝政,而是怕她执领不好朝政。所以天后把我关入牢狱后,命我焚烧奏折,旁观国民情况,让我看到她的治国之才。” 狄仁杰叹气,不知道实在叹息他当初选择反对天后,还是叹息他在牢狱中丧失的八年青春,又或是叹息他已经再也见不到的友人们。
六道君主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就是君王的御臣之道啊,果然高明!”
“如果这是一盘棋局,那我只能是一颗棋子,而棋局的对弈双方正是你和天后。只是天后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想利用我这颗棋子来置你于死地,但你,虽然也利用了我这颗棋子,可是却不是用来置天后于死地,而是用来置自己于死地。”狄仁杰这句话,让满朝文武和武明空都为之疑惑。
六道君主亦是出声询问,“狄大人这句话从何说起呢?这大殿之外可有我三万兵马,只要我一声令下,妖后比诸于刀下,王位必落于我手,那儿来的置自己于死地呢?”
狄仁杰道:“那你可以试一试。”
六道君主摇头,“还不急,我还想听听狄大人的高见呢。”
“既然如此,那我这颗棋子也只能向着已经安排到的方向继续往下走了。”狄仁杰给出了自己的判决,“据我推测,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六道组织在天后登基称帝时策划了一起谋国篡位的兵变。而这场兵变的开始,就是焚尸案。关于焚尸案的部分,大理寺少卿裴东来破已经侦破。焚尸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流言,然后再让流言转变,这样嫌疑就会从国师身上转移到天后身上。进而让天下臣民都猜疑天后,为达到日后阻止天后登基称帝的最终目的做铺垫。但是,我认为,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真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