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事物繁重,他本身就常年在外奔波劳碌,回宫的次数屈指可数。离开东宫后,时常几个月都回不来。我们有时很久才见到一次,好在也正因为此,宫里少了很多眼线跟着,且只要他回宫便会特意来看我。我们不能见面,便选择了书信往来,寄托思念。
或许是我们书信频繁,几个月后,我装信的盒子已经满了。
他每次出远门到了当地,也只是寻一处简陋的房屋住着,并不骄矜。贵为大司马的他生活如此谨行俭用、节衣缩食,倒是博得了百姓的爱戴与美名。
我问王莽为何要如此省吃俭用?
他却只是淡然一笑说,父亲兄长都走的很早,他自己从小便节俭惯了,铺张浪费本就不是他的作风。
我想起王莽宫外的那处奢华的别院,董贤曾告诉过我,王莽对此处颇为重视,用料布局也及其讲究,都是花了重金和极大的心思才建筑好的那处房子。
我好奇的缩在他怀里,细细询问着那处颇为华丽的别院是怎么回事。
他从身后搂住我,下巴抵在我的头顶,声音温柔细腻,“那是给你住的地方,自然需要考究一些。我虽可以独居陋室,但不能让你和我也一起受苦。”
我眉眼柔情,仰头看着眼前这个仪表堂堂的男人。
此时,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落在我的心里。
周围的一切似乎静止,我的双眸之中满是他清浚夺目的面容。
他勾起嘴角,探身擒住我的双唇,用力辗转,胸腔起伏的微微弓起,摁着我的后脑重重压下。
嘴唇带着无尽的温暖和爱意,仿佛无声的诉说。
刘欣入了东宫后,拜谢皇恩。
从此,东宫易主,不再是王莽,而是太子刘欣。
而我,也在刘欣入宫后的第三个月,见到了他。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年幼无知的孩子,而是一位翩翩少年。
我在回住所的必经之路碰到的刘欣,那条路亦是他下书房之路。我瞧见他的时候,他正站在一颗茂盛的棕榈树下,手拿一把画卷,明显已经等候多时。
西风吹来,他青色的学者衣袍微微扬起,微黄的树叶落在他的肩头。
显然下了书房后,他便在那里等我,我们上次相见还是我去济阳王府收集他父亲的罪证的那天。现在想来,这个孩子应该是恨我的。
没错,在我眼里,他依旧是那个跟在我和冯先生身后的孩子。
刘欣站在我面前,面容已经褪去了曾经的稚气和纯真,带着几分成熟稳重和审视。他上下打量着我,扯动嘴角道,“想不到,你还活着。”
是啊,在济阳王府的人眼中,我怕是早就和冯先生一起死了吧?那晚上残酷的刺杀,若不是有王莽救我,恐怕我本该死去。
想到冯先生,不知道刘欣和他关系这么好,会不会因为他的死而感到悲伤。
我对上他狭长的眼,回答道,“是,我还活着。没有死在济阳王手中,是我命不该绝。”
刘欣漆黑的瞳孔缩了缩,眉头微微挑起,“是王莽救了你?”
我诧异的瞧着他,自从上次在屋顶意外被他射中一箭,我便发现,他对我活着的事情并没有太大反应,甚至可以说是异常淡定。
我不知他是否知晓我与王莽之间的关系,可他第一时间便猜测是王莽救下了我,倒是让我心存了几分戒备。毕竟如今他和傅太后皆是王莽的劲敌。
他看我不说话,也没在继续追问,反而幽幽开口,“我没想到你也会在宫里,之前看到你在椒房殿执勤,我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人。”
刘欣站在我面前垂眸盯着我,这些年他的个子长高了不少,比我高出许多,但体魄并不魁梧,甚至有些孱弱。我不知他来意如何,缓缓开口感叹,“我也想不到,你竟然成为了太子。”
刘欣对太子这个称呼,似乎没什么好感,没有接我的话,反而从上至下的打量我,语气没什么起伏,“你还是一如既往,一身男装。”
这句话无疑点名了我女扮男装混入皇宫的事情。此乃欺君死罪,他知道我是女子这件事的确困扰了我许久,只是我相信他不会轻易揭发我的身份,就算如今我们如今形势对立,毕竟曾经也算是患难之交。
何况,我相信,就算为了冯先生,刘欣也不会至我于死地。
“你在这里等我,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刘欣看我开门见山,也不在拐弯抹角,眼眸沉下来直接问我,“那天晚上,我父亲是你杀的吗?”
我想过很多刘欣来找我的理由,但没想到他是兴师问罪的。
刘康死了,凶手是我吗?
如果他的死是因为我拿走了他想要谋朝篡位的证据,那我的确是凶手。
我僵在原地,话哽在喉咙处,不知该如何开口,拖着缓慢的语调,“那晚,我的确潜入济阳王府去寻一些东西,可没有伤害你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