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摊
清晨的安远集笼罩在烟火缭绕里。
横街东边靠集市入口,占满了各式小摊,都是卖吃食的。
滚水里咕噜咕噜冒花的阳春面,铁锅里哧啦哧啦溅油的烧饼,蒸笼里香气四溢的包子、馒头……
食品的多样性代表着这个地区的人消费水平。
苏溪庆幸自己没穿到吃糠咸菜的穷山坑,不然绝对把自己创飞。
她跟苏见安天擦亮就坐了刘老汉的牛车来镇上,刘老汉说集市的摆摊位不收租金,只别挡住街上生意铺子的门面,一般都是先到先得,但也有常年站位的老摊户。
好地段的摊位肯定是大家都想争的,或者常年有摊户霸占的,苏溪不想一来就啃大块头,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摆摊。
他们需要的地方不大,放得下一个背筐加一个炉子就成。
隔壁卖汤粥的中年男子看到苏溪简陋的摊位,眼里闪过一丝不屑。
挨着他粥铺卖包子,居心明摆着呀……
苏见安正折腾红泥炉子呢,苏溪则有眼色地拿干荷叶装了四个包子去隔壁摊位窜门。说来这次卖包子用的干荷叶也是从周婶子家薅的……
“大叔,我是青田村的,第一次来集市卖包子,那个是我小弟。”苏溪声音轻柔,脸带笑意,给人一种亲近之感,更何况人家手里端着四个大包子。
粥铺老板抿抿唇,没接话,侧身让了让,正好露出蹲在角落刷碗洗碟的一个妇人。
妇人早听到了声音,这一抬头就瞧见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对方一脸亲昵的笑,她好感倍增,水里泡得略显苍白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上前接过苏溪手里的包子。
“怎地就俩小孩出来摆摊,你家里大人呢?”妇人知道青田村的位置,坐牛车也大半个时辰的。
苏溪跟着妇人在一张桌子前坐下,“家里就我俩姐弟了,不得已出来讨生活。”
妇人愣住,轻轻拍拍苏溪的手背,“对不住啊,我男人姓王,你喊我王婶子就行。我们常年都在这位置卖粥的。”
看了苏溪做的包子,很是纳罕。只见几个包子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小均一,白白胖胖的,放在掌心都让人不舍得吃。
包子似乎刚做出来的,残留些余温,小麦的香气还能闻见。
王婶子干脆从一旁的砂锅里盛了两碗白粥来,配上一小碟咸菜,也请苏溪吃。
苏溪还是起床那会喝了两碗粥,然后开始做包子,到现在肚子早就空空了,也不和王婶子客气,回头招呼苏见安过来,顺带装了一碟子凉拌小笋。
“山里正是出笋的时候,还算新鲜。”苏溪跟王家夫妇解释,“包子是早晨刚蒸的,也是笋子馅的,配您家热粥正正好。”
于是,两个摊位四个摊主都成了食客,围着一小桌,一手端粥,一手拿包子,吃得热闹。
路人见他们的吃法,不由凑上来问一句,“老板,你家咋卖起包子了?给我照样上一份。”
王家男人忙乐呵上前招呼,“老板不敢当,赵管家今日咋这么早上街,是要去采买吗?”
“可不是!今个要下乡,赶早。”
王婶子也忙活起来,笑着对赵管家解释,“那包子是隔壁大妹子摆摊卖的,小妇人刚尝了一个,很是不错,馅料是应季的小笋子,也不知大妹子咋调制的,一点苦味都没,清甜脆爽,搭配着肉沫的咸香,很是不错。”
“哦?”赵管家是个挑食的主,看他身宽体胖就知是个吃货,被这般一说,更是有了兴趣,“笋子在集市倒第一次遇上。”
苏溪适时接话,“都是天生地长的山货,就图个新鲜,您且试试。”
她说话时,苏见安眼疾手快回自家摊位装包子。大铝锅传热快,底部的包子已经有些热气烫手,被捡了四个起来。
同样上来的还有一碟凉拌小笋,碟子是跟王家粥铺借的。
那头王大叔给赵管家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八宝粥,特地多加了一勺糖。
赵管家对体贴的服务很满意,细条慢理地开始用餐。
他嗜甜,喜欢王家粥铺的八宝粥,便经常来光顾,只是这家的小咸菜他并不爱,一般都是别家再叫些面点来。
这次碰上新来的包子,老板娘又是一顿夸,他就起了尝尝的心思。
刚刚热好的包子,里面馅料的香气也被蒸腾出来,确实有肉香,夹杂着笋子的清甜气息。
包子皮薄,咬一口就触到了里头的肉汁,混着包子皮的麦香,一股咸香在口腔中蔓延开来。这点到即止的肉香刚好在赵管家的接受范围内。
再吃一口,赵管家特地感受了小笋的滋味,切得细碎的笋沫依旧有脆爽的嚼感,咬下一口就渗出一丝清甜的汁水,然后就混入肉汁里,一骨碌被咽下。
赵管家不知不觉把四个包子都吃完了,回过神来还咽了咽口水,喝了一口甜粥掩饰自己没压制住的食欲。
那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