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好
逛街回来,连思离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碗里的汤被搅凉了也没见她喝一口。
吴临风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丢魂儿啦?”
她回过神来自言自语道:“我今天不应该戴面纱的。”又问吴临风:“师叔是不是说过,经他调养,我对柳絮不会太敏感了是吧。”
“师父是这样说过。”
连思离撞见长玖为之后,心里就一直悬着一块石头。
她从小对柳絮过敏,知道这事的人不多。因双生子长相相似,她小时候又常穿哥哥的衣服,所以即便有人知情,也都以为是小侯爷连思陆对柳絮过敏。
她本不应担心,只是每每思及长玖为那双洞悉世事的眼,却还是会感到心慌。
干了面前那碗汤,也不添饭,连思离起身就要往外走。
“去哪?”吴临风伸着脖子问。
“去教坊司。”
李蔓草扒了两口饭也要跟着去,连思离按住她:“那地不太方便,改天给你做身男装再去啊。”
又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吴临风,说道:“你个十三岁的小屁孩更别想。”
说罢,潇洒离去。
***
夜幕渐至,西起十里街,东至金碧坊,灯火照得竟然比白日还要亮。
教坊司就在金碧坊内,其门外竖着的花灯墙,更是上京盛景之一。
“我是陛下亲封的霁阳王,我要见丹砂姑娘,你们为何拦着?”连思离极力为自己塑造一个乡下来的土王爷形象,刚到教坊司,就惹起了一阵骚动。
“原来是霁阳王殿下,下官有失远迎。”教坊司的黄主事闻声而来,虽在赔罪,却不见行礼。
“霁阳王初来上京,怕是不懂我们这的规矩。”黄主事指了指门外的花灯墙:“您若是诚心想见丹砂姑娘,麻烦先去外边点花灯,十两一盏,上不封顶。”
“点多少能见丹砂姑娘?”
“花灯墙旁边还有‘知音榜’,一个时辰后,丹砂姑娘会在榜上前十里挑选一位入幕之宾。”
连思离用折扇敲着自己的手掌,犹豫着:“那我…我先点五盏!”
“好嘞,霁阳王,五盏花灯,赠与丹砂姑娘。”点花灯的小厮吊着嗓子喊了一声,围观群众们立马三三两两窃窃私语。
“这就是陛下刚封的霁阳王吗,刚来上京没几天就来逛教坊司,当真年少风流啊。”
“听说这位小王爷差点儿烧了长府的后花园,这都没事,也是有本事。”
“一个王爷,才点五盏灯,是不是有点寒酸了。”
连思离就当没听见周遭人的闲话,自行找了个空位饮茶。心里却在滴血:整整五十两啊,得够穷苦人家吃多少年的口粮。
可哪怕这么多钱,也只能让她的名号在“知音榜”底呆着。
一个时辰很快就要过去,眼见就要封榜,连思离盘算着:“要不把老皇帝赏的百金都砸进去?不妥不妥,砸了五十两,吴临风那个小豆丁都能追着叨叨一个月,再砸百金,他能叨叨她一辈子,更何况初到上京,哪哪都需要用钱,可不得省着点。”
“霁阳王,再点十盏花灯,赠与丹砂姑娘~”
犹豫着,突然听到小厮又在唱票,报的还是她的名号。
这下她真慌了,拉着小厮问缘由。
“你莫不是搞错了,我可没说再点十盏!”
小厮笑道:“不用您付钱,花灯是长府的长霆公子以您的名号送的。”
连思离顺着小厮指着的方向,看到二楼雅座的长霆冲她点头微笑,连忙充满感激地行了个大礼。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倒是有点让她摸不着头脑,这个长霆,怕是长家除了长玖为之外最难对付的人了。
鸣锣封榜,霁阳王的名号恰巧排在第十位。
好巧不巧,达官贵人都难得一睹芳容的丹砂姑娘就钦点了这位众人眼中跳梁小丑般的土王爷。
被小厮引着,连思离来到丹砂姑娘平日会客的地方。
房间里甚是素净,除了几样必要的家具并一把古琴,其余净是些水墨字画,满室墨香代替了日常熏香,风雅之极。
挂在墙上的墨宝,笔划苍劲有力,倒像出自名家之手。
“灵昀阁雁字部丹砂,参见令主。”
灵昀阁,既不是朝廷爪牙又不是江湖门派,相传逢乱世必出,因得道仙人们怜悯天下苍生而创建,只为护佑百姓而战。
百年之前,灵昀阁协助盛国初代国君一统天下之后便销声匿迹,直到十年前才重现于世。
如今的灵昀阁,内部权力一分为三:私掌情报的雁字部;私掌武力的云字部;私掌财力的月字部。
连思离从小就对灵昀阁心驰神往,直到母亲坠崖,自己被师父青城道人救起后才得知,母亲竟是灵昀阁雁字令的令主。
为了继承母亲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