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赵孚怒诛徐舟三族
这几日政务都是赵孚亲力亲为,甚至连用膳都是在大殿上随便对付几下。便又开始在那里忙政务,身旁的太监看着这样的赵孚,心里觉得高仵说的也不道理,皇帝是谁不重要。重要 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此时,早已到了早朝的时候;身旁的太监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该上早朝了”。说完还看了一眼赵孚,见赵孚无动于衷,那太监便再次提声道:“皇上,该上早朝了”。
赵孚那双眼睛才从奏章上挪开;随即便问道:“几时了”?太监回复道:“启禀皇上,现在已经是卯时了”。赵孚心里也是有些惊讶,想不到时间过的这么快。
随即便整理了一下容装,让身旁的太监喊上朝;那太监会意了一下。大喊道:“请百官入朝”群臣们便有序的进来,不大一会儿,便各自站在了相应的位置。赵孚问道:“诸位爱卿,可有本奏”?话音未落,便看见一精瘦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老臣有本要奏”,说着便将手里的奏章拿了出来。太监将奏章拿到了赵孚面前,赵孚看了一眼,面露不悦。这本奏章是这百官联名上奏,请求赵孚给高仵一个侯爷做,面对这种要求,换做以前的赵孚肯定是一刀就解决,可如今他是皇帝了;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后果。便不满的说道:“如今,玉林国刚经历大变动,天下局势都不稳定;他高仵没做好的事,我都帮他做了,现在反而过来问我要侯爷做”。
那中年人明显是没听出来赵孚说话时有些不满,却还是再次给赵孚说道:“陛下,这不是老臣之意,乃是百官之意,老臣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中年男子刚说完,便有又一人走了出来,说道:“陛下,高仵他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可是一个人在苦苦撑着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啊”。赵孚听完这些话,险些被气笑了;他高仵劳苦功高?那我赵孚是不是可以名传千古了。
他压了压怒火,提着嗓子说:“朕准了,就让高仵去鲁地当个高亭候吧”。那两人便退下了,赵孚正准备散朝,却见一人快步走向前来。说道:“陛下,这里有一份表彰书,是徐恢大人之子大理寺右丞徐舟所写,徐大人告病了,让我特意的送给陛下,以祝陛下万寿无疆”。
说完,太监已经将那奏章拿到了赵孚面前。赵孚看着这份奏章,高兴的说道:“前几日,那徐太傅还在城门上骂我呢,想不到他的儿子却送来表彰书,我还以为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很迂腐的,看来是我想错了”。
赵孚拿起那表彰书,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第一眼;开头写到“乱臣贼子赵孚,不为臣子.............结尾写到望汝有自知之明,如若不然,必遭天谴”。
赵孚的脸上露出笑意,下面的群臣也跟着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赵孚的脸色突然一变;将手里的表彰书扔到大殿之下,怒吼道:“朕每日勤勤勉勉的处理朝政,在他们这群读书人眼里却是篡权夺位的逆贼”!
刚才还是满堂笑意的太和殿,此时的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群臣们都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刚才献表彰书的人也被吓的满头大汗,他着实是没想到,所谓的表彰书却是一份骂赵孚的奏章。他只能在心里默哀。但是赵孚却看向了他:“李大人,真是献的一首好表彰啊”李寅一听立马跪下来哭说道:“陛下,臣是无辜的啊,臣确实没想到这是一份辱骂陛下的奏章啊”
赵孚已经听的不耐烦了,便挥了挥手;说道:“将李寅脱去朝服,永远不得入仕”。说完,便有两个士兵将李寅拖了下去,任凭李寅如何求饶都无济于事。
处理完李寅,赵孚指着地上的奏章,狠厉的说道:“来人,将这份奏章连带这徐舟的人头回来见朕,夷徐舟三族”。
众人一听,刚想求饶,便看到赵孚的眼神看着他们。便心虚的往后退了退,赵孚说着:“朕打算迁都,众爱卿可有异议?”丞相张道儒站出来说道:“陛下,此时的玉林国刚建立,此时迁都恐怕会劳民伤财啊”。赵孚想了想,也是便没有提这件事了,处理了几个朝政,便下朝了。群臣们便头也不回往家里赶。
此刻的徐府却无一人闲暇,徐舟知道自己活不了,便召来徐府所有的人,给他们交代了一些事情,便遣散了那些下人。“老爷,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跑吗”?说话的是徐舟的夫人白氏,满头散发的徐舟说着:“我逃不走的。你带着孩子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说着便看向白氏怀里的孩子,这孩子以后长大了别叫他入仕,这孩子不适合做官,可以的话就让他去经商吧!还有这个孩子就叫徐子维。
“快走,你们几个照顾好夫人”。随即便出现三四个侍卫将白氏从后门带走了
这边的禁军赶到徐府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统领的人喊着:“里面的人听着,着陛下口谕,夷徐舟三族,速速出来,或可留尔等全尸”徐舟没理会那统领的叫喊,而是目送着白氏从后门逃走,白氏回头看向徐舟,徐舟脸上露出一丝坦然便提剑转身向大门前走去。
打开府门,门口已经是血流成河,自己府上的家丁被杀的不剩多少,而禁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