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蔡成公
。整个抗战时期,征兵二百一十余万。
对于敌人来说,拿下湖南,则可以使我抗争力量得到毁灭之重创,以武力逼迫我们投降。而于我们而言,守住湖南,则可阻止敌人将南北沦陷区连通,保留与其做持久斗争的可能性。更能守住川渝之大后方。湖南沦陷,则四川不保,四川失,则国失。
于是,1939年,在武汉,广州,南昌相继沦陷的情况下,敌人悍然围绕湖南省会,千年古城长沙发动进攻,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而此时湖南正两面受敌,一方面要提防广州敌军北上,一方面防御江北敌人南下,还要防止上海,南昌的敌人顺江而来。而对于此等不利之局面,当局最高统帅部下令,实行“焦土政策”,守不住则焚尽长沙城,绝不留与日寇。命令是有决心的,但是实行起来却奇奇怪怪。
“文夕大火”之后,当局迫于社会各界压力,无奈誓死与寇决一死战。而湖南也正式成为自1938年后的全国抗战主战场。湖南军民用行动,告诉了世界,什么叫“焦土计划”,什么叫“坚壁清野”。为了迟缓日军装甲部队的行进,湖南百姓自发引水淹没自己祖祖辈辈播种了几千年的良田,使其变为一片沼泽。挖断了自己一点一点修起来的公路,使其不得通过。
为了不让日寇扫荡物资,百姓们扛着一袋袋的粮食,不停的运往山上,搬不走的,就直接烧掉。
而军人们守土护国之责,以寸土不让为荣,以身殉国为荣。常常能看到一个小阵地,一天之内冲杀多次,你方唱罢我登场,上至军官,下至伙夫,誓与敌寇归于尽,皆与阵地共存亡。诸如9月18日,防守金龙山,斗篷山的52军第2师第3营,营长胡春华率领全营官兵与寇激战三天三夜,最终全营官兵除因重伤提前撤出战斗的七人外,集体殉国。
9月22日,防守比家山的195师史恩华营,师长覃异之对他说道:你部已完成防守任务,不得已可向东撤离阵地。史恩华营长在电话里答道:中国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当晚,日军集结精锐力量猛冲比家山阵地,史恩华营全营殉国。
同日,195师一个未被保留下来的排级建制,全排阵亡,阵地上只有一名新兵还在壕沟里不停的还击,一名排长听到友军阵地枪声逐渐稀疏,前来查看,发现仅一名新兵在誓死抵抗之后,十分感动,说道:“与君同死。”随即二人开展防守。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国。
在抗战爆发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太原,上海,南京,徐州,武汉,广州等诸多重镇失陷后,退无可退之情况下,我军民上下一心,抱着生当痛饮湘江水,死应埋骨长沙城之心,于1939年十月,击退来犯之敌。
结局是壮烈的,可代价是惨痛的,单就上衫市、福临铺、麻林桥、青山市等地,被日寇烧光的市镇、村庄有270多个;被惨杀的民众达8000多人,被强奸的妇女不计其数。据湘阴、平江、岳阳、华容等县报告,在此次日寇进犯期间,抢走了约50万担粮食,撤退时将运不走的粮食和未收割的晚稻放火焚烧。
这还只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部分损失。而这样的会战,在湖南,打了六次,其余小战役不计其数。最终,在湖南军民及全国军民齐心之下,寇终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波兹坦公告》。
八月二十一日,冈村宁次命令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为乞降使者,飞抵湖南芷江机场洽降,我陆军前进指挥部在芷江规定并告知投降事宜。
“芷江受降”是自甲午海战之后,日本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向一个国家无条件投降,也是自鸦片战争后,我国第一次以战胜国的姿态,接受战败国的投降。九月九日,冈村宁次于南京正式向我国递交投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