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茫茫不可期
若是他能成为君主的话,他是不是就能离她更近一些,能帮到她更多?他们是不是就有机会在一起了?
元询前前后后考虑了很多。可能在别人眼中,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迟疑。多么难得的机遇,能有机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储君乃至掌权者,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而恰恰就是因为权力的极致诱惑,引得无数英雄为了它,拼力厮杀,以死相搏。通往至尊之位的路上,不知曾经有过多少父子反目,手足相残,血溅宫闱。
有人只看到了九阶之上威严华贵的御座,而忽略了阶下堆积的累累白骨。走上这条危机四伏的路,就要有视死如归的觉悟。
自他决定从军,守卫国土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捐躯沙场的准备。既然生死已经置之度外,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元询给魏宇溱写下了回信,交予来使。使者拿到这封信件,马上动手赶回京城。
魏宇溱收到这封信,打开看完之后,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在知道皇帝准备选人的时候,她就想到了元询。既然是从宗室中挑人,那元询也可以。如果元询能成为皇帝,那是最好的结果。
没有得到元询的答复之前,她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元询会同意。毕竟,这是架在两段悬崖之间的独木桥,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跌落深渊。但很少有人会拒绝权力的邀请,因为权力是用处极大的好东西。
在这件事情上,她也有着自己的私心。假如元询最终能成功继位,凭借两人之间的交情,她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助力。就像她经手的生意一样,前期投入成本,最后拿到收益。
既然元询答应了此事,那她就要为之努力了。魏宇溱私下派人宴请了兵部、吏部的几位主事和属僚,许以厚礼,请求他们代为上书。并表示如果能在两部堂官面前举荐元询,那自然是更好,必当重重酬谢。
元询也请了他的几位上级出面,向朝廷推举他。几位将军都自无不可,元询得到权力,只会对他们有利。
此外,魏宇溱还将目光瞄准了皇帝身边的近侍——常平。此前,她听说常平喜好收集字画,还送过他一幅陆探微的摹本。这次,她不惜下了血本,趁着常平出宫的时机,让人带着一幅自己珍藏的真迹赶去了他的府上。常平见了此人,来者自称是奉了元询之命,请内相在陛下面前为元询美言几句。还请内相强调一点,那就是,元询与燕王因为燕王妃抑郁而终,关系十分恶劣,父子情份几乎已经断绝。因此,元询绝无可能会心向燕王。
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过皇帝过继宗室的先例,虽然过继从法理上切断了与生身父母的关系,但血脉亲情,又岂是能够轻易说断就断的呢?所以,不少过继的皇帝登位之后,都极力在皇统问题上争取,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正名。
而现如今,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定要过继的话,皇帝自然是不希望入嗣的继子,一心只惦念骨肉之情,拿自己当作上位的跳板。元询与燕王的不和,恰能切中皇帝的心思。
两个月后,皇帝下诏,命元询还有另外两位宗室进京。皇帝原本也想选年岁尚幼的元氏子弟,但朝臣们嚷嚷着,为固国本,须择长择贤,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这两位宗室,一位是现在的成王元谚,老成王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由他继成王爵位。
另一位是齐王世子元谭,当年齐王在皇帝登基的时候出过力,这些年来也都一直安分守己,皇帝对他还算比较放心。
当然,燕王那样的,皇帝也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