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536章 一场血案

第536章 一场血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农业社会,农业为本。

华夏文明,也是建立在那几个平原之上的。

中南半岛的粮食产量,肯定是满足不了建立统治的需要。

不过土豆的出现嘛,倒是真的能一定程度缓解这个问题。

张异给出来的另外一个答案,是贸易!

利用海运,将岭南的粮食一部分通过转运的方式,在中南半岛出售1

但换取的东西,就是橡胶。

橡胶的种植地,正是张异鼓励老朱拿下中南半岛的原因。

当然,如果皇帝的步伐能走到马六甲海峡,扼住未来世界的咽喉,那是最好不过……

朱元璋听着张异的建议,又提出了许多问题。

贸易的前提,是彼此互相需要。

橡胶换粮食这一条成立,可是橡胶运回来后面,该如何利用。

其实说白了,还是工业化的问题。

不将这些东西变成廉价的商品,贸易就不会出现。

所以说来说去,关于工业化的改革才是关键。

在农业社会,华夏这个地方,自给自足,对外贸易的动力也不足。

老朱将压力给到张异这边。

张异低下头,想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前提是农业这个根基稳住。

大明如今的情况,至少天下百姓温饱不成问题。

可距离人口大量出现,他估摸着起码也要五六年甚至十年时间。

当户数上去了,自然会有更多的工业人口。

不过在这之前,并不妨碍他为工业化打基础。

而工业化最需要的,还是市场……

如何解决百姓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消费……

这绝对不是拍脑袋就能完成的问题。

张异找了一张纸,给朱元璋说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臣的目标是先将蒸汽机弄出来,蒸汽机的出现,可以解决很多东西的动力问题!

纺织业和其他轻工业可以发展!

陛下曾经跟臣说过,让大明百姓满足三个需求,食有果腹,居有其屋,最后一个就是有衣蔽体……

这纺织业,可以提供

古人所谓的盛世,距离张异理想中的生活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哪怕如今美洲的食物推广开来,老朱也不过初步解决了大部分百姓温饱的问题。

他这些年推广种植,确实也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百姓御寒的问题。

但这些东西的成本,在小农经济之下,其实还是偏贵……

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成本,然后朝着低端市场倾销。

纺织业,其实已经逐渐在大明形成了工业化雏形。

衣食住行的满足,带来的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将需求挖掘出来后,百姓天然需要更多的商品……

这套经济学的理论,在张异的解释之下,老朱才明白,原来未来的历史轨迹,会这么走?

难怪这小子注重商业,不是因为商业多好。

而是当生产力发展之后,这社会的必然。

如果局限于农业社会,围绕着土地问题,财富只能在华夏这个小圈子轮转。

就算是皇帝再英明,他们也阻止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最多缓解。

可当生产力突破之后,大明可以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其他国家。

这并不仅仅是掠夺资源,反哺大明!

而是实实在在,将大明生产的商品,输送到全世界,换回资源。

而橡胶,在如今的老朱看来,它有作用但作用似乎并不大。

但张异告诉他,一旦机械化出现之后,这东西是方方面面都离不开。

张异一口气给老朱讲了数百年的生产力变迁和经济学底层逻辑,老朱想要接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老朱确定一件事,那就是张异对他未来要做的什么事,其实有相吸的规划。

他只需要考虑,如果实现张异所说的事情,啊需要做什么?

那个理想世界,他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个农民,他以前能想到的日子,就是吃饱饭,有衣服穿,还有个能遮风避雨的房子。

朱元璋自认为,他能给老百姓的日子,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过去千百年来,能给治下百姓做到这些,也算是盛世和明君。

可张异告诉他,其实他可以做到更多。

如果百姓都能过上那种日子,那他这个皇帝呢?

张异以前给老朱展现的工业化,他理解的更多,是商业属性上的内容。

可以给他带来税收,却谈不上对天下有根本的改变。

但张异描绘的未来,是真正的改天换地。

如果这一切,能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