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
一遍。
张异:……
常遇春果然不愧是传说中的名将。
那本《纪效新书》,张异自然早就去掉了跟时代背景有关的内容,可就算这样,常遇春依然能看出这本书和抗倭有关,是属于直觉惊人。
《纪效新书》应对的战斗,和北伐波澜壮阔的集团大战不同,这点细微的差别,会体现在战阵之上。
但他相信,一般的将军是压根看不出其中的区别的。
这已经能侧面反映老常的水平。
而老常将他与自己吹牛逼的一些碎片信息,跟皇帝提出一个类似军校的提议,是属超越时代……
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绝不弱于后人,甚至尤有甚之!
只是他们局限于这个时代,想象力有边界罢了。
军校这种建议,张异自己都不敢想象。
常遇春能从他只言片语中复制一个出来,他也瞠目结舌。
“常将军厉害……”
张异对于常遇春要做的事,也是十分敬佩。
类似军校这种地方,并不见得能培养绝世武将,可是却能养成许多业务熟练的低级军官。
这些军官投入战场,可以省却许多培训成本,无形中也能增加帝国的底蕴。
张异只觉得有些魔幻,他仿佛看到这条历史轨迹的未来的史书上,关于常遇春的历史记录上写着,世界第一座军校创办者,领先西方……百年……
“小真人客气了,若非有你那本《纪效新书》,我想不到这么多!
如今能给朝廷做点事,也算是我老常还有些价值!”
“先生不必悲观,你未必回不去战场!
贫道只怕……”
“只怕什么?”
提起回战场的事情,常遇春表现出很关心的神色,他看似已经逐渐放下,但其实根本放不下。
“就怕蒙古人不抗揍,等您养好伤,也无战可打了……”
呼!
老常见张异戏谑的模样,知道自己被他给耍了。
不过,他很开心。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老常也心甘情愿,解甲归田!
对了,真人是《纪效新书》的作者,那不妨跟我去校场看一看,咱这练兵术如何?”
张异可不敢在这方面指指点点,军事指挥这件事,可不是看书就会的。
就如当初他背了多少太极拳的拳谱,没有离青陌给他破译,他压根看不懂上边说什么。
军事大抵也是如此。
军校的意义,并不在于培养什么名将,名将只有在沙场上才能逐步锻炼出来。
进校的意义,是给许多人省去了去战场摸索的很多繁琐的东西,让人能迅速上手。
在战场上从头开始,不但会浪费时间,而且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常识丢了性命。
“如果常将军方便的话,那就去看看吧!”
张异跃跃欲试,身为男儿,谁不想学那万人敌的功夫?
哪怕学不会,去长长见识也好。
常遇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他就跟着常遇春背后,往所谓校场去。
其实朝天宫所谓的校场,就是大明每年节庆前,由礼部组织的排练如何朝拜天子的场所,这个地方自然巨大,平时也用不太着,正好可以当做练兵的场所。
加上还有一些没有建好的空地,一个简易版的,能满足一些孩子训练的校场。
刚进校场,震天的口号声,差点将张异掀翻。
参与练兵的人,比他想象中还要多。
张异定睛一看,嘿,里边居然还有很多自己的熟人。
除了几位皇子,大明那些公侯子弟居然都来了。
常茂,朱家那个叫什么来着的二公子,还有一些成年人……
在张异陪着常遇春进来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也落在张异身上。
在常遇春的引导下,他们二人去了休息的高台。
居高临下,皇子们也要老老实实训练,他却一人站在那里,实在是拉仇恨。
常遇春没有废话,就给张异说他练兵的思路。
张异没吃过猪肉,好歹见过猪走。
尤其是数百年后的华夏那支军队,号称陆军世界第一……
我军新兵训练的手段,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秘密。
张异发现,其实古人练兵,大同小异。
对于这些功臣子弟和皇子,常遇春没有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为将之道,而是先从体能练起……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让他们从基层体会练兵是怎么回事。
二来,这一半是立下马威好手段。
底下那些公侯子弟,虽然父辈是名将,许多人在却疏于锻炼。
常遇春的出现,对他们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