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义,天下怎么亡的
“生产力?”
老朱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张异说出类似的名词,他陷入了沉思。
“这就是你说的,儒家灭亡之日?”
“没错,当新的生产力出现的时候,儒家就再也没有生存的基础。
只是和儒家陪葬的,是华夏的国运,此时的画像,再也没有登顶过世界之巅!
就如现在洋人求着我们,让我们与之通商一般,未来的华夏人,也是如此对待洋人!”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那我大明的皇帝在哪?”
张异闻言笑了:“那时候已经没有大明的皇帝了,大明在二百多年后,戛然而止,朱家的最后一个皇帝吊死在煤山之上!
满清入关,成了这天下的主人,异族怒意汉人的日子会再次重现!”
这是张异第一次给朱家父子讲到大明的灭亡,朱元璋和朱标的心情十分复杂。
万事万物,有生有灭。
哪怕老朱心里不承认,他也明白大明终归有灭亡的一天。
只是这种灭亡的方式他却是没想到。
不是因为他的子孙吊死,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辛苦恢复的汉人河山,最后还是落在异族手中?
对于一心想要当千古一帝的老朱而言,这种挫败感尤其严重。
“所以,朕……我大明皇帝好不容易弥合南北,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异笑道:“也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二百年的朱家皇帝维护着汉人的文化传统,可能汉族早在满清入关之前就消失了!
大明这个朝代存在的意义,是在两个异族入关中间,为汉族续命!”
朱元璋叹息,他过去很想知道关于大明未来的种种,可是真的听到明朝的灭亡,他又有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总觉得,有点不甘心……”
老朱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张异也说过明朝存在的意义,是为汉人这个民族续命。
但他是何等人?
他如何会甘心自己拼命打造的王朝,最终落得这个结果?
王朝兴替可以,但被异族人欺辱不行。
“是呀,我也不甘心……”
张异咧嘴笑:
“所以贫道想做一些改变……”
“我很好奇,我大明是怎么灭亡的?”
朱标一直没有说话,此时插嘴道。
他挑起的话题,让皇帝从那种无力的状态中惊醒过来,所谓的不甘,终究是百年之后的事。
皇帝也是俗人,他更为关心的,还是自己一手创立的江山,是如何灭亡的。
“其实封建王朝兴替,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建立在农耕文明这种生产力上的国家,终归会因为百姓无田可耕造反!
我华夏可用耕种的土地,大概就是一千二百万万顷左右,如今新朝建立,大概耕种的土地只有巅峰的一半,在休养生息之下,百姓还可以开荒,有地可种!
可是等到王朝发展到末端,大地主和王公勋贵兼并土地,百姓就失去了活路!
还记得我说过的王朝安稳的两大要素吗?
就业和上升通道!
一个王朝覆灭的根源,就是百姓没有活路!
而土地集中在大地主和宗室等人手里,他们拥有特权,大多数人都有赋税上的减免,可天下土地就这么一千二百万顷,等土地都到他们手里了,税收自然就没有了!
一边是朝廷没钱,二来是百姓没活路!
加上每个王朝的末期,也会有大量的读书人因为没有门路,而绝了上升通道!
等集齐了这几点,前朝发生过的事情,在本朝也会再发生一遍,所以追问细节也没有意义!”
虽然张异不说细节,可朱标和朱元璋父子,却也从其中知道了东西。
“宗室!”
老朱从读到了熟悉的名词,上次张异给他算的算学题,直接开启了算学入科举。
那道算学题,名为宗室。
如果说张异上次只说了宗室祸乱,自从朝廷供养宗室的角度指出财政入不敷出。
可今天他又说出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税收和土地兼并!
天下只有一千二百万万顷耕地,虽然朱元璋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但老朱肯定会相信张异的数据。
一个王朝的存续,其实就是个做减法的过程。
什么时候地主兼并土地,朝廷税收不上来!
那就是王朝覆灭的开始。
而且大明比起其他王朝,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就是老朱还没来得及实施,却一直也没有放弃的问题。
宗室制度加上士大夫阶层免税的权力,就是王朝覆灭的根源。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