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03震旦之光陈慕武
事。
但是为什么自己非要在天侓停留两天,而且又莫名其妙地突然会去南开大学做客?
这就不得不提张公子和张伯苓这两位本家之间,亦师亦友的那一种关系了。
国内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知道陈慕武要在今年夏天从英国回国,也有很多人都希望能邀请到陈博士去他们那里办讲座。
虽然归乡心切,现在这种情况,陈慕武也就只能接受中年人的一番“好意”,跟着他一起去了南开大学。
张公子虽然不是南开系的学生,但自从他幼时曾经在奉天听了一场张伯苓先生的演讲之后,就开始对这位老先生以师事之。
因为陈慕武像个孤胆英雄一样,独身一人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奥运会,并且一举拿到了三块金牌。
毕竟这个协进会,对外还承担着中囯奥委会的各种职责。
这其中就包括天侓境内最大中文报纸的《益世报》,也就是几年前陈慕武在上面连载《射雕英雄传》的那一家。
因而从那时起,张伯苓就对海外这个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年青人很感兴趣。
对手眼通天的张公子来说,既然他能在一天之前,买到两天后的津浦路车票,那么买到今天的应该也不成问题。
接站的人根本不是张少帅手下的奉系军人,而是另外的一派来路。
既然张少帅已经帮他安排好了行程,陈慕武也就没再去打听车票买的是哪一天。
得知陈慕武此时就在天侓这个消息以后,他派人连夜到天侓三大银楼之一的恒利,大价钱请银楼中的师傅订制了一面尺余长的银质盾形奖牌,镶嵌到了一块方形的酸枝木上。
这个协进会是1924年8月24日在仩海正式成立的,成立之初,协进会就闹出来了个大笑话。
他可能是怕一个派一个穿军装的手下来会吓到自己,也怕写自己的全名会在站台上引起意料之外的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让这个人穿着便装。
中年人自称是南开大学的工作人员,并且出示了相应的证件。
但没想到,这个来接站的人,却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鼻子上还夹着一副角质框架的眼镜的中年人,一副文质彬彬的打扮。
在邶京,人力车被叫做“洋车”,是东洋车的简称,东洋正是指这种人力车的传入地,本。
既来之则安之,作为一个物理学者,给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办场讲座算是天经地义。
看着桌子上的食物,陈慕武内心里哭笑不得,但面子上还要表示出对张伯苓的感激。
陈慕武在心中暗赞了一句,张少帅有心了。
而明年是27年,后年是28年,转眼间又到了大赛年。
更尤其京奉铁路已经完全由奉系掌控,每年他们都把这条铁路上的大部分油水收入囊中,根本不给交通部拨款,基本上属于是独立运营的一种状态。
而张伯苓作为中囯体育运动的先驱者,他治下的南开大学,也是较早培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之一。
到后来,这个同盟会逐渐发展更名,变成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张伯苓就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协进会的名誉正会长。
不过,买卖不成仁义在,《益世报》报馆的总经理还是很懂人情世故。
到了奉天,和他相见恨晚的张少帅出手更是阔绰,送了不少诸如人参鹿茸之类的东北特产。
虽然对自己被不明不白地请到南开大学这件事,陈慕武心中有些小意见,但他对张校长的这个合理安排很是赞同。
所以陈慕武只能放弃了从鄌山下火车,回母校拜访的计划,而是改为给自己的老师写一封告知选拔留学生的信,在站台上投入到本埠的邮筒里。
因为天侓不是这列火车的终点站,所以留给两个人下车的时间十分有限。
交通部对这种情况根本就无可奈何,只能治标不治本地用禁止京奉津浦办联运列车来反制。
在仩海,因为车厢被刷上黄色油漆,所以被叫成“黄包车”。
他甚至亲自到南开大学的校门处等候,刚一见面,就对陈慕武很是热情。
虽然从1913年就开始参加远东运动会,但一直以来,中囯对奥运会都不像同样参加远东运动会的邻国本那么重视。
陈慕武早就预料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极力刻意想要让自己的行程更加低调隐蔽。
再之后,东北大学在奉天初创,师资力量很是薄弱,也因为两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从南开大学借去了不少老师。
虽然现在仍然有人以姚馥兰这个笔名,在报纸副刊《益智粽》上连载《射雕》的续集《神雕侠侣》。
但是在运动会上大放异彩的,却不是这三位网球国手,而是一个横空出世名不见经传的chen han chen。
每位运动健儿都在心里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自己能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