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王嘉胤
越过一众闹哄哄的流民百姓,行至农庄深处,便会发现庄中遍布着面色凶狠,腰间鼓鼓的中年汉子,一瞧便是有兵刃在身,而众多流民百姓口中的"王大善人"眼下则是与一众心腹于宅院内的正堂中议事。
"王大善人"原名叫做王嘉胤,乃是陕西省府谷县本地人氏,早年间曾投身行伍,因为不满将校压迫,遂逃回乡里务农为生。
因为为人仗义,爱帮人打抱不平,兼之孔武有力,王嘉胤便渐渐拥有了些许名声。
天启七年,因年荒乏食,在身旁众人的挑唆之下,王嘉胤遂于一次酒醉之后,杀了前来征收粮食的吏员,正式揭竿起义,并盘踞在府谷县周围,与官府相对峙。
因为陕西民生艰难,百姓苦不堪言,在闻听王嘉胤揭竿起义之后,邻近府县的流民百姓纷纷赶来投奔,响应者蜂拥而至,风头一时无两。
就在几个月前,最先于陕西澄城县掀起"农民起义"的首领王二因为深感自身实力不足,故而主动带兵前来投奔,使得王嘉胤麾下的"义军"队伍发展到两万余人。
经此变故,自觉天时地利人和仅在其手的王嘉胤再也按捺不住心中蠢蠢欲动的野心,领兵围困延安府,并取得了不菲的战果。
约莫两个月前,心满意足的王嘉胤领兵回到了老家府谷县,大肆招兵买马,并将麾下兵马驻扎在毗邻的黄龙川,就此蛰伏下来。
...
...
作为"主人",王嘉胤当仁不让的居于上首,左右两侧则是坐着不少身材魁梧的壮汉,正在默默把玩着手中的刀剑。
瞧这些人凶狠的样貌,非但与所谓的"善人"没有半点关系,反倒更像是小说戏文中的"山贼乱匪"。
"我说王大哥,咱们义军在这府谷县也待了一段时间了,是不是该出去活跃活跃了,手底下的儿郎们可是有些怨言了。"
不多时,一名瞧上去老实本分,但脸上却是有着一道刀疤的汉子微微起身,朝着上首的王嘉胤说道。
见得此人做声,堂中正在默默把玩刀剑的汉子均是默默停住了手中的动作,随后便是将其搁置在一旁,身子也不由得坐直了几分,脸上也涌现了些许敬畏之色。
此人名叫"王二",虽然仅仅是一道诨名,但堂中却无人敢小觑于他,反倒是敬畏有加。
归根结底,便是因为陕西"揭竿起义"的第一把火,便是由这名其貌不扬的汉子给点燃的。
虽说王二眼下已是"归属"到王嘉胤麾下,但在"义军"中仍拥有不俗的影响力,地位仅次于上首的王嘉胤。
见王二做声,上首的王嘉胤也是不敢怠慢,默默敛去了嘴角的淡笑,稍作沉吟之后,方才缓缓开口:"老弟所言有理,是该动动了。"
话虽如此,但若是有人近前细细观瞧,便会发现王嘉胤眼眸深处充斥的鄙夷之色。
不就是沾了个率先起义的光吗,眼下义军能够拥有如此声势,可都是自己的功劳,如何轮得到你王二指手画脚。
"王大哥,该动动了。"
"眼瞅就要秋收了,兄弟们可都是坐不住了。"
见上首的王嘉胤话语中有松动之意,堂中本就有此心意的汉子们先是一喜,随后便是争前恐后的开口,脸上的殷切之色溢于言表。
他们这些人或许早年间皆是背朝黄土的庄稼汉,一辈子老实本分,但自从随着王嘉胤揭竿起义,并且获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心性便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半生老实本分,规规矩矩的种田种地,一年下来也不过勉强糊口罢了,有时还会饿肚子;如今化身为"义军",非但能够填饱肚子,甚至还能前呼后拥,好不快活。
一些心思"机灵"的,甚至利用分到的粮食,于衣衫褴褛的流民百姓中调了几个身材窈窕的妇人,过上了左拥右抱的生活。
这等神仙般的日子,是以前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
久而久之,他们身上的淳朴便渐渐为狠辣及暴戾所取代,他们已是体会到了"不劳而获"的快感,再也停不下来了。
"众位兄弟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见得王二三言两语便是令得堂中众人为之响应,王嘉胤眼眸深处的忌惮之色便是愈发明显,但表面上仍是毫无波澜,反倒是一脸随和的摆了摆手。
终究是众人名义上的"首领",见王嘉胤开口,堂中的汉子们也只得压住心中的激动,默默注视着上首的王嘉胤。
"众位兄弟心中所想,我自然是知晓的。"
"但眼下陕西局势诡谲多变,还是不易轻举妄动,至少还要在默默观察些时日,免得我等玩火自焚。"
迎着堂中众人殷切的眼神,王嘉胤像是心中藏有苦衷一般,颇为幽怨的叹了口气,声音也是充满了苦涩。
"敢问王大哥,发生何事?"
闻声,坐在左侧的王二脸色便是一变,不由得紧张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