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宗
…………
凌纾在内刑司接连吃了几日闭门羹,算上今日,已是第四天。
守门的小内侍行礼,“凌姑娘,请进!”
凌纾步下一顿,“杨总管又不在?”
“是的!不凑巧!”
小内侍算不上热络,可是礼数周全,挑不出半点错处,让凌纾不好说什么。
凌纾无奈,“掌教嬷嬷在吗?”
“姑娘稍等!奴才请郑嬷嬷出来!”
内刑司,处在皇宫的最西处,距离永阳门较近,乃是掌宫中刑事的地方。
从外观上看,内刑司与一般宫院无异,但是前堂甚小,后院是刑堂和一处极宽的空地。
据闻,这处空地是专门用来向内侍打板子的地方。
有时候犯错的内侍被打个几十大板,血流满地,内刑司的人会直接将几桶水泼上去。
不一会儿,郑嬷嬷走了出来。
她年约五十,头发盘得一丝不苟,脸颊略显瘦削,双眼有神。
“凌姑娘,找老身所为何事?”
凌纾盈盈施礼,“听闻内刑司要招收两位奉刑女官,我想要见杨总管一面。”
“姑娘不适合!”郑嬷嬷直接拒绝道。
“如何才算适合?”
郑嬷嬷眉头一皱,对凌纾这种执着有些不满,“凌姑娘!请不要为难老身。”
凌纾郑重地向郑嬷嬷作了个大揖,恳求道,“凌纾不是玩闹,是真心想要留在内刑司,还请嬷嬷指点。”
郑嬷嬷扶起她,面色渐渐舒缓,“非是我不帮你!姑娘身份有些特殊,内刑司不想惹这个麻烦。”
凌纾沉默半晌,再行拜谢,“凌纾明白了!我会先得到我爹的首肯,再来拜见杨总管!多谢嬷嬷。”
…………
黎阳宫
一道青灰色身影从黎阳宫阔步而出。
刘阐上前行礼,“三皇子安!”
苏历脚下一顿,刘阐身旁的姑娘恰巧撞入他的视线中。
嫣红色的琵琶袖斜襟衫衬得肌肤盈白,宛若娇花照水,明妍动人。
他怔了一下,这姑娘好面生。
“这位是……”
刘阐解释道,“这位是左都御史家的常姑娘!进宫照顾周嫔娘娘。”
苏历端正行礼,笑容粲然,“常姑娘安!曾经听母后夸赞姑娘温柔雅惠,今日得见,幸甚。”
“三皇子这是去哪儿?”
“城郊!”苏历直言不讳,“近日涌进京城的流民都聚在城郊,听说昨日又闹了一次。我打算过去看看。”
“这怎么使得?”刘阐面色一变,“伤了殿下该如何是好!娘娘不知道吧?”
苏历笑笑,不以为然道,“这几日,京畿卫所和兵马司的人担心惹出什么流民暴动,全都守在那里,还能有什么危险!”
刘阐还想说什么,被常连宁突然打断,“三皇子心系百姓,是社稷之福。只不过,连宁觉得您这么直接过去,恐怕不一定能听到您想听的话。”
“哦?”
“三皇子一身华服,气度不凡,流民一看便知你是官宦子弟,又怎么会跟你说实话。若是听不到实话,那和官员的奏表有何区别!”常连宁话音温柔,有一股世家贵女的仪范。
苏历拊掌笑赞,“姑娘说得有理……”
远远地,这一幕落在站在巷道的凌纾眼中,觉得有几分似曾相识。
她想起之前苏叙的猜测,犹豫了一会儿,朝他们走去。
“连宁姐姐!”
听到身后的声音,常连宁笑容微微一滞,继而转身柔声笑道,“三皇子,这是太常寺卿凌大人的千金。”
苏历心中微微纳罕,宫中怎地多了许多朝臣之女,这倒是少见!
“凌姑娘安!”
凌纾细细凝视着苏历,想从他的表情中探究出一二。
只是这视线过于强烈,盯得苏历有几分不自在,“凌姑娘,本王面上有何不妥?”
凌纾镇定自若道,“三皇子温文俊秀,龙章凤姿,臣女一时看得失态了。”
苏历为人谦和有礼,面对她的直白,先是怔了一下,继而大方地笑笑,“凌姑娘很像令尊啊……”
“我爹?”
苏历的笑容和煦,“有一年,成州进献了一块奇石,采自峭壁之上的巨石,泽质温润,奇彩瑰丽,伴天地而生,极具灵运。
当时父皇龙心大悦,将这块奇石传给诸位大臣观赏,满朝称奇,皆啧啧赞叹!”
苏历继续道,“当时的成州知州说,这奇石无一处瑕疵……惟有凌大人表示不认可!”
“我爹说了什么?”
“凌大人说,此物虽好,惟耗黄白之物甚巨!”
前朝皇帝好奇石,州县为讨皇帝和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