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葱.日记一
新元250年3月1日 周一 雨 5℃
余米今天醒的很早,被凌晨的暴雷震醒。
冬日的雨来的又猛又急,噼里啪啦的一阵接着一阵,雨帘厚重,冰冷坠落的雨珠生猛无比,仿佛要把大地凿开。
余米裹紧小被子,卷卷脚底,打开上头的里窗一看,黑茫茫一片,叠积的乌云将天幕遮的严严实实,根本辨别不了是什么时辰。
她叹了口气,把里窗关上。想着这么大雨,屋后的萝卜估计得被雨水泡烂了,雨过了要记得挖出来,储物间的毛货也要拿出来烘烘干,不然天气太潮湿了,容易坏。
嗯,记得种点葱,地窖里储存的大白菜已经快吃没了,不能老吃咸菜和干货,不知道早上起来雨还大不大,要是雨还大那就把棉花翻出来,捯饬一床新棉被,过几天寒潮要来了,现在盖的被子旧了不够厚实。
想着想着又是许多活计,越想越烦,生怕自己忘了哪一项,想睡偏偏脑子清醒的厉害,不免焦躁,强迫自己放空脑袋,听着屋檐外富有节奏感的雨滴声拍打在窗前不知不觉中终于睡去。
醒来,雨势应是已经小了许多,拍打着窗户的雨滴声柔和又婉转,淅淅沥沥,拨动着冬日的早晨。
余米打开窗户,乌云散去了很多,只有一层薄薄的暗色遮掩住天空,几丝光亮从背后透出,给阴郁的大地一点晨光。
关好小窗,拉紧了拼布窗帘,她开始穿衣。
今天下雨了,温度比前两日要低了五六度,余米看了一眼对面墙上挂着的温度计,刚好五度。她搓搓手脚,将衣柜里的蓝黑半圆长棉裙和狐毛围脖围帽翻了出来。
这条棉裙是前年秋天做的,穿的时间不长,里面塞得棉花和鸭绒没有被压实,还是很保暖的,最里层用羊毛缝制,毛茸茸很舒服,下摆和手腕处特地接了小褶边,为了耐磨点,还在手肘和肩颈处多缝了一层布,在家干活很实用又不土气,余米拾掇活计喜欢穿它。
余米把衣服放在被子里暖了一会,捂热了躲进被子里穿好,套上棉裙棉衣,戴好围脖袖套,拉开床帘。
毫无意外又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余米走出小屋,拉开堂间大门,冰冷湿润的空气穿透肺部,瞬间清醒。
雨还在滴滴答答的下着,门前的积水坑坑洼洼,紫黑色的泥土被泡的松软稀烂,几簇枯黄的草根搅在其中。
等一周后新一波的寒潮来临,这些松软富营养的土壤就要被冰霜冻成硬邦邦的结块了,之前在河边挖的土种了姜,现在种葱的话不够,要赶紧去屋后多挖点放到屋内土盆里。
现在已经是三月份,按往年说不应该还有寒潮,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比往年多了两次大寒潮,温度直接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最低温度比往年低了十多度。第一次寒潮期来的猝不及防一夜之间家养的禽类全冻死了,很多蔬菜粮食都被冻坏了,这一整个冬季都是在忍饥节食中度过的,她还好,去年秋天收获的耐冬食物比较多,她家的地窖挖的深,有一半的东西没有被冻坏,加上往年腌制剩下来的干货,顶顶还能撑得过去。
那些人口多,食物又储存的不够多的人家才是真的惨,毕竟今年的冬季从八月中旬一直持续到了三月份都没有结束,过几天还有一次大寒潮,寒潮之后又要继续降温,但真正的回温回暖,至少要在一个月之后。
新元之后的寒潮不比公元时代,新元之后的大寒潮时期,温度会断崖式下降二三十度甚至四五十度,要是没有做好寒潮时期的准备很有可能会被冻死或饿死,余米的爷爷和奶奶就是在八年前的一次罕见的超大寒潮期间去世的。
因为食物的不足,余米的爷爷奶奶不得不出去山谷外,向附近的邻居借粮,后来再也没有回来。
那年的大寒潮让这片山谷沼泽区域的太多人家都失去了亲人,譬如住在山谷外西边森林里的莫敦爷爷以及河上游何家的何李奶奶,何必大叔都走了。
从此之后,这片区域的人家对大寒潮时期更加防患于未然,余米也不例外。
250年前,一颗超大份量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巨大压强差使得地球人口直接丧失了三分之一,随后连锁反应带来的地震海啸,火灾,全球气温骤降以及硫酸型气溶胶造成的长达上百年的“遮天蔽日”,让全球人口锐减至原有的千分之一,地球生物系统更是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行星灾难过后,人类纪年重新开始,称为新元时代。
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地球的生态环境渐渐恢复,极端天气也开始减少,人们在经过这次大灾难后重新构筑人类的新家园,在这百年间,有幸存活的人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零散的人口开始聚集,发展出新的村落区域和中小型城镇。
余米现在住的山谷内原本有三户人家,加上森林里的莫敦爷爷,玛吉大叔和田玉一家人,一共六户,后来莫敦爷爷去世了,就变成五户人家,这五户人家放在新元时期算是一个小型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