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楚王负刍二年。
公子负刍在寿春的政变流血,对古老的淮阴城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许多住在城外的农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在两个多月间竟然又换了一位大王。秦国并韩灭赵亡燕,楚国也危在旦夕的军情则更是遥远的像是在天边。他们只知道税又交得多些了,大王又要征兵了。
然而他们也无力反抗,只能压榨自己一家,竭力满足大王征调的同时,尽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在这样的年头里,深夜的村落间本应该是宁静到死寂。可淮阴县都乡桃溪里的一户闾右人家,院中却传出不小的动静,引动得各家的狗跟着汪汪大叫,吵醒了不少人。
不过各家户主起身听了听便明白了,叫家里人继续睡:“没事,是外来的韩氏家里要添丁了。”
韩氏是几个月前才搬来的,来时看着只载了五车书,夫妻俩带着个一岁多的儿子。男人叫韩川,同族的姑母嫁到了桃溪里,他是来投亲的,至于在家乡遭了什么事,来得不久,大家也没打听到。
乡邻只知道韩氏原先有一支就住在城里,虽然不算富贵,但也不是乡里人家能比,听说还是韩国王孙,当年作为质子来到韩楚国,就此繁衍生息,成了楚人。只是那一支渐渐没人了,只有个庶出又庶出的女儿嫁在桃溪里,正是韩川的姑母。
不过原本乡人都以为韩川贫穷,不想那五架牛车都是他自家的,在姑父家暂时安身之后,韩川卖了四头牛和车,很快在县里打点好,分到宅地建了房屋。
又有两百多亩土地,是先前有人家种过,但男丁从军之后没回来,一家人渐渐死绝,沃土渐渐抛荒的地方。韩川拿到手,虽说比不了常年耕种的良田,但也远胜过真正的荒地了。
这家人,就算是在桃溪里落地生根了。去年他家更有桩喜事,才安顿下来不久,韩川的妻子就发现自己已经又怀上了,路上奔波也没怎么受影响,胎稳得很,养到近日便要生。如今的动静,自然是她深夜发动,韩川找来了早就定好的接生妇人,在家等着添丁进口呢。
韩家院中,韩川正转圈搓手地着急,他姑母韩春端着热水从灶间出来,笑着调侃了一句:“都经过一回了,怎么还慌成这样。我跟你说,好得很,天不亮就能生出来。”
韩川讪讪一笑,不转了,帮姑母推开门进产房,听见妻子的□□声,关上门不由又转了起来。
不防一声啼哭,惊得他一跳,先是下意识以为生了,再一听却是另一间屋传来的声音,还哭得越来越大了,原来是长子夜中惊醒。
韩川赶紧过去,果然见三岁的长子自己坐起来,哭得满脸是泪,一见他过去就扑上身,“阿父阿父”的叫个不住。
“阿信乖,阿父在这。”韩川嘴里哄着,赶紧给儿子把衣服穿好,又裹了层小被子,干脆抱去院里一起等。
就这一折腾,他才回到院里没转上两圈,长子刚刚把眼泪鼻涕在他衣服上蹭没了,里间就传出了婴啼,帮忙的姑母抱着孩子,接生的妇人喜气洋洋的出来告诉他:“男孩,母子平安。”
韩川连声道谢,又将备好的礼奉上,这才关上院门,正要问两句妻子的情况,就听妻子林芦中气不太足但精神头仍是很好地隔着门喊他:“我听见阿信哭了,他怎么了?”
韩川赶紧应声:“没事,阿信醒了看不见我们,我抱着就好了。”
“你先带他睡,我这回生得容易,似是明天就能下地了。”
这话说得韩姑母先是吓了一跳,心说这侄媳也是生过一回的妇人,怎么这样胡来,忙严厉地教训这夫妻俩:“刚生了孩子哪有就下地的,好生养着。你带阿信去睡,我同你姑父说好了,先在这边照应几天。”
见韩川挤进来一手抱着娃,一手伸啊伸的还想干点什么,韩姑母推着他往外走:“去去去,产房带孩子进来,也不怕见血吓丢了魂,快哄阿信去睡,这里有我。”
韩信被父亲抱在怀中,含着手指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并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全看入眼中。
他脑中还翻腾着醒来前做的噩梦。
梦里他和阿父阿母从没什么记忆的老家来到淮阴,路上阿父就一病不起。带的钱财治病抓药耗去不少,还露了财,引来贼人半夜盗去。他和阿母就只剩下一点傍身的钱和两车书。等千辛万苦来到淮阴,钱也就耗光了。
幸好姑父是个厚道人,帮着阿母安家落户,他没有阿父了,也没有现在刚出生的小弟。母亲一直病怏怏的,跟现在一点也不像。
韩信才三岁,虽然早熟聪慧,可本也不应该理解这么复杂的事情。但不知为何,他做了这样的梦,自然而然的便理解和接受了。待醒过来看见父亲,一下子反而呆住了,这会再看到小弟和母亲,不知道哪句话触到,他嘴一张,松了自己的大拇指,又大哭了起来。
韩川只得回房去哄孩子。
就在韩家长子哭得比刚出生的幼子还起劲的时候,刚出生的婴儿眨巴着眼睛,惊慌失措地在意识中大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