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非亲非故的亲妈啊
云遮月想了许久,都没想起来自己书里什么时候写下过关于圩日的内容,如今从周围杂七杂八的争相议论之中,勉强了解了一些。
圩日,是赶集的日子。
地广人稀之地人与人若要交易,都会在指定日子前往山下小镇或县城里赶集,名为赴圩。
月逢一四七为西山镇圩,距云中村五十里山路,二五八为马骝镇圩,有七十余里,再就是三六九县城宁阳圩,有百里之遥。
前两圩都是黄擦圩,黄擦是蟑螂的意思,意为散圩时快得如一群蟑螂四散跑走那般迅速,不到半日就看不到人了,赴黄擦圩得走夜路才能赶上,货也不全,惟有宁阳圩能热闹一整日。
赴圩的队伍均由长者挑选,须至少数十个男丁组成。
由于路途遥远,下山赴圩要在圩上日便背上欲售卖的物什动身前往,夜宿后于第二日上圩。
赴圩队伍分工明确,一边售卖一边采买,时候不定,或半日或一日,待完成交易,不论多晚都会背上货物往回赶,不得逗留至圩下日,因此这项工作需要经验丰富且精壮的男丁才能胜任。
这是村里人唯一被准许下山的机会。
后日初三宁阳圩,明日初二便是圩上日,若不想走夜路,明日一早赴圩队便要赶路,初三赴完圩,初四那日须把钱物给各家配齐整,到了初五好安生过端午。
而此时,却出了云遮月这件大事,别说收齐各家托付售卖的货物,就连买货家的铜板都未能收上来,眼看入夜了,今日怕是备不齐了。
云迎鹤这一提醒,就跟往油锅里倒了一碗水,长者们噼里啪啦忙得不可开交,给这个交代那个准备,哪还顾得上盯着云遮月。
云遮月见没人再盯着她看,跪久了膝盖疼的要命,索性坐在地上,仰头对云迎鹤偷笑,心里说着:不愧是学识渊博的老狐狸,算盘珠子都打到天上去了,不露声色就转移了视线,看样子自己今日死不成了。
云迎鹤假意没看见云遮月贼溜溜的眼神,本就不大的眼睛又眯了回去,半入定了。
有人问:“赴圩队都有谁,可有定下?”
“不如夜里先把买货家的铜板收上来作记录,卖货家的东西明早墩口送来如何?”
“那怎么行?可知夜里记账须得费多少烛火?”
“各家都没吃饭呢,不如回去先自行备好,明日早些一起收。”
长者间彼此一人一句,早把地上的云遮月给忘了个干净。
除了云迎鹤不便,从头到尾,没有人问过她一句:有苦衷否?认罪否?
云遮月也没想到,书里的宗法到了此时是这样执行的。
可是按照设定,此时她就应该死翘翘了,如果没死,那会怎样?
她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放心,现在不死,后面也会有大把的机会让她死。
既然知道自己的结局,她一开始就没打算挣扎,所以,从被云非雾陷害闷死孩子至今,云遮月一个字也没为自己辩解过。
一股力道轻而易举地抬起了她的手腕,云锦玄趁人不备偷偷扶起云遮月就想走,岂料让云遮月那几个眼尖的堂兄给瞧见了。
锦礼叫道:“锦玄,你想带她去哪儿?给我放下!”
云锦玄一人敌不过几个堂兄,被推出了老远,身强体壮的锦玄冲回来想强行把云遮月夺过去,云遮月朝锦玄摇摇头,他才不甘作罢,云遮月则被堂兄们扔进了里头黑洞洞的屋子关了起来,待众人忙完了才得空审她。
这间并非摆放灵位的屋子,不幸中的万幸!可比她家那四面漏风的茅寮强多了。
话虽如此,却是云遮月在自我嘲弄,这里可不是人住的屋子,里头堆满了平日村中每逢大事所需用到的各种家伙什,锣鼓,狮头,旗幡,箱柜,桌凳,红白都有,这里的人见多不怪,对于天外来的云遮月来说,亲眼看见和书中纸上谈兵的感觉可截然不同。
她总觉得狮子眼睛在盯着她,锣鼓久不久的被不知哪里来的动静震出一点声响,还有那旗幡,是送葬用的大白幡,一面面的挂着,颇有百鬼夜行的味道,真瘆得慌!
她赶紧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自己淡定,若遇到大事小事一味惊慌,脑子便不能清明,于事无补。
还是那句话,来都来了,是死是活权当历练一回,不能只顾着害怕,还是想想夜里怎么过才好。
这么一想,便算过了心理反应这关,她开始搬箱推柜,还在黑暗中摸索着拼接了几张凳子在边上,夜里当床睡,至于旗幡那些,自然是拿来当被子的。
若是鬼见了,应该会比她还害怕吧!
夜色渐深,屋内反而亮了些,许是因为双眼适应了黑暗,亦或是外墙的木窗缝隙里漏进来一丝月光,那扇窗适时地动了动。
“月妹儿。”竟是锦玄的声音,刚强有力,怪有安全感的。
“玄哥儿?”云遮月去到窗前抠开了栓子,外面新鲜的夜风便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