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吃柿子捡软的捏
口中都不是秘密,一个个堪比活舆图。
“务本坊,难道是国子监?”
“傻不是?梁国公府!”
“以他的贤明,不至于吧?”
“蠢了不是,谁家府上没几个逆子?”
至于川阿西说不要外传,呵呵,不传就怪了!
——
梁国公府,愁云惨淡。
继梁国夫人卢氏薨之后,司空、梁国公房玄龄也抱恙,卧床不起,院子里时常飘荡着苦涩的汤药味。
不仅是太医署的人出没,就连尚药局的侍御医都被天子遣来诊治,依旧无力回天。
油尽灯枯,身后事就在这几个月了。
甚至,皇帝令尚食局每日供给房玄龄御膳,以示恩宠。
说句风凉话,不死都对不起这待遇。
四子、四媳俱在堂屋,轮番去表一表孝心。
身为正一品司空,堂堂三公之一,不说当年的部曲、奴仆什么的,就是防閤也有九十六名,真正喂药、喂水、擦身、更衣、除秽,又哪里轮得到子、媳?
然房玄龄到卧床的地步了,依旧间歇着口述,令房遗则代书上表。
“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以保万代巍巍之名。发霈然之恩,降宽大之诏,顺阳春以布泽,许高丽以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
这只是其中一小段。
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身为司空,百官之首,房玄龄是不大赞成连连征伐高句丽的。
不存在谁对谁错,皇帝与宰相之间,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
李世民之所以不间隔打击高句丽,自有其考量,亦是在为后人除去东北方向的威胁。
房玄龄的立场,则为了民生与吃紧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