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谭典省亲祭家袓
一队人马开进了葫芦嘴村。谭万山的大公子谭典回来了。
谭典是随着国民党接收大员从重庆归省任职途中,顺便回村看看。陪同来的有县党部的孙仕财委员,洪关镇刘主任及保安队的十来个护卫等。抗战这些年,谭典就一直没有回过村,看到家乡的这些景色不免有些感慨。到了村口,就下了轿,对随从人叹道:“当年袁公归隐洹上垂钓,偿言:身世萧然百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钩鱼却有恩仇。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我也真想访效访效,在这世外桃源做一农夫。”
随从的孙仕才委员个子不高,肚皮却挺得老高,脑袋也肥头大耳一脸横肉,仿佛两只一大一小鼓起的快要炸了的气球,堆着一脸的笑说:“长官,这农夫恐怕您是做不得了,政府现在百废俱兴,正用人之际,正是长官您大展宏图之时。”谭典见话不投机,也就不说了。
到了府前,见谭伟正在将一批在门前借粮的人打发走。谭典见了爹娘和桃子等,免不了是一阵唏嘘。进了门,到了正堂,一见堂上还是摆着“谭氏先祖之神位”,两边对联写着“祖宗厚德远矣,子孙勿替引之”,上头横额挂的是“祖德泽芳”,便摇头叹息,唉,土财主就是土财主,硬是上不了品位。说虽说,免不了还是得点上香,跪拜下祖先。
谭万山就问:“怎么你媳妇子女没有一同回来?”谭典道:“她一个妇人,满脑子装的什么,不是票子,房子,车子,就是儿子,她是要回省城看房子要紧哩,儿子呢,还得安排上学,那么杂杂碎碎一堆子事,哪回得来。”谭万山就问谭儒怎么样了,谭典道:“要随部队开赴东北。”谭万山不解:“日本人都跑了,还去那东北干什么?”谭典道:“爹!您以为日本人走了,中国就太平了?现在还有一个共产党的队伍八路军呢,他们不光有军队,还有地盘,有政府。这东北日本人一走,共产党就迫不及待地去抢地盘。国军去东北,是要收复共产党的地盘的。”谭万山就问:“那还打仗吗?”谭典哭笑不得:“老爹您什么还这么天真,要不打仗,这么多军队开过去干什么,你以为共产党会白白将他们好不容易抢到的地盘交给你?”谭万山道:“晓得要去打仗,你怎么还把他弄到前线去?”谭典道:“老爹,要是同日本人打,我是不会将他弄到前线去的,现在同共产党打,那*匪一帮穷鬼几条破枪,堂堂国军要收拾他们,是费不了多少工夫的。谭儒在军中服役,不上前线打几个仗,哪有机会提拔,哪会有出息的日子。我也是想给他这么个机会。”谭万山就嘀咕:“我听说那共产党也不是好对付的,打起仗来也不怕死,凶得狠。战场上,子弹不长眼哩,这好不容易抗战结束了,就不要再打了,打来打去还是打自己人。”谭典安慰道:“爹您放心就是,他的几位长官都是我的同学老乡,我都打过招呼的,这事,您老就不要再费心了。”
晚饭自然十分丰盛,谭家用大米换了村民的一头猪杀了,还在山塘里网了些鱼,鸡、鸭都齐全,酒是孙委员从城里带来的。酒足饭饱了,谭万山见孙委员、刘主任、还有陈保长都在,就要商量如何解决今年的秋粮问题,说:“看今年这个光景,这个收成是个大问题,看典儿能不能向县上说说,因灾减免些税收。”谭典想了想,说:“大家也看了,这灾情也是十年难遇,现在又是非常时期,这些穷捧子要按往年交了租,就剩不了什么粮了,没得吃的,饿极了,难免激起民变。因此,我决定我家今年实行减租减息,租减一分,息减一成。至于我家的这些亏空,也请地方政府担当负担。今天,县、镇、保都在,今秋就免征了我们村的粮税。你们看怎样。”孙委员和陈保长面面相觑,不知怎么答复。还是刘主任反应快,小心地说:“谭大人,这免征的事,恐怕还得商量商量,县里要不要有个什么凭证什么的,要不然上面这指标下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呀。”谭典说:“要不说你们不会办事呢,就晓得听上面的。这事,是先要陈保长写个条呈,报该村遭灾,粮食欠收,呈你镇里核准了,上报县府就是,我会给县里打个招呼的,这事想必孙委员也会尽力的。”刘主任等也就不作声了。
第二天天一亮,谭典就出了门,一是要进山祭拜一下祖坟,二是顺道看一下村民。一行人到了王成丰家,这是谭家必来的,王成丰父子都下田抗旱去了,媳妇出去打猪草,只有王成丰老伴在家。王成丰老伴正准备好了早饭,见谭家人来了,忙叫座倒茶。谭典看了看桌上的饭菜,是一大盘蒸地瓜,一盘干咸菜,一盘辣子,一盘只见汤难见米的米汤。谭典就拿起勺子打出米汤看,问:“你们三餐都吃的这个?”王成丰老伴点点头说:“是是,都吃的这个。”谭典问:“你家不是种田大王么,村子里收成最高的,怎么也吃这个?”王成丰老伴说:“所以说我家还是吃得最好的,别的家还没有这些稀饭吃的,吃瓜菜解饿哩。”谭典就说:“你跟他们讲,我们谭家考虑大家的困难,今年已经减租减息了。”王成丰老伴忙说:“感谢哩,感谢哩!”
谭典上了山,到了祖宗坟前,拈着香对着祖宗行了三跪九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