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你,立刻去抽调三十禁军护送陛下和太傅离开铜泉!” 肖义招来一名士兵,一边阻着城门,一边郑重说道。
“是!”那士兵语毕,便小跑着上城楼去了。
梁妩颖站在城楼之上,眼看着胡蛮号角营营,火把通明,节节胜之。
不难猜出对方已然知晓铜泉县城守备空虚,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钱玉虎恐怕真是与其勾结了。
反观城内,铜泉守军渐渐落了下风,她心急如焚,不得不冷静思考对策。
在她一侧,顾承曦也已开弓射箭,一心二用在保护她的同时加入了抵抗胡蛮的战斗之中。
但纵观铜泉,城楼之下城门危急,城楼之上伤兵惨重,物资匮乏,此战恐败。
那名禁军穿过城楼上的伤兵和残火,在梁妩颖面前跪地恳切道:“陛下,城门顶不住了,请陛下立刻离开铜泉县。”
“请陛下立刻离开铜泉县。”跟着顾承曦挽弓搭箭的士兵亦是赤胆忠心护主之人,也跟着跪下了。
“朕……”梁妩颖鲜少的迟疑了,她不知道自己若是留在这里,对于战事又能有几成助力。
如今反倒是弄巧成拙,不能助战反而拖累。
但若她撤退,分散了城中仅有的兵力,万万是不值当的。
自古之战,士气最为关键。若是她都走了,百姓和守军必当认为她弃城于不顾了,更是影响士气。
正当梁妩颖思绪万千之时,一道声音传来。
“陛下,”何长弓的嗓音像是一首沙哑的悲歌,他仰面止息道:“陛下且慢行,恕老臣不能远送!”
“何卿。”梁妩颖眸中悲恸翻涌,说不清的感受袭上心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老臣戎马半生能遇明主乃是老臣之幸。大梁泱泱大国,岂容胡蛮轻犯。男儿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乃是本分,今日臣即便是埋骨铜泉,心甘愿之!”
梁妩颖听闻此言,直觉肃然起敬,又觉羞愧难当。
她自继位以来,对文武官皆多体恤 ,便是为了能让他们官尽其职。
却忘了,她为女帝,原也是要为国多勤勉尽责的。
只见何长弓长剑银盔染血,散发迎风而立,衣袖破烂,然未有退意,抱拳说道:“万木之林,一火付之。一木之立,仍有种之。陛下万万珍重!”
何长弓说完便提剑奋勇杀敌,刀法凌乱却处处致命,杀退爬上城楼的胡蛮人。
“陛下,走吧。”顾承曦已听懂了何长弓言中之意,当即牵了梁妩颖的手就要离开。
梁妩颖心中矛盾万分,喊叫声在耳,兵戈相撞,城门震动,脚下似有撕天裂地之力。
她抬眼,眼眸流转间竟看见城楼之上有两支合一人之抱的战鼓。
电光火石间,她毅然甩开顾承曦的手,决绝道:“城中皆是我大梁子民,铜泉决不可弃!”
顾承曦顺着他的眼神看去,这才发现这里原来算不得城楼的最高之地。
在此楼阁之上有一木杆搭成的伸出城墙的高台,因为年久失修而危如累卵。
不知是谁简易地用木料封住了去路,只能从尚未封死的木料缝隙中窥见木头搭成的高台。
高台上是两支红色还未完全褪去的鼓。
看见那鼓,顾承曦已经猜出了梁妩颖心中所思。
梁妩颖提起裙摆,从封紧木料缝隙中灵巧钻过,顺着木质楼梯一步一步向上跑去。
在天光即将乍现的天际,留下一朵流动的红色,犹如一团生命力极强的即将盛放的牡丹,越跑越快,越跑越快。
“太傅,”几名士兵不敢妄动,轻声唤顾承曦。
“我去追陛下,你们务必要守好城门。”顾承曦自知,此次拗不过梁妩颖。
既如此,不如就随了她的想法,顺着她的意思去做吧。
于是,顾承曦也奔跑起来,跟在梁妩颖的后面,踏上了那座腐朽的木桥。
一红一白的身影,犹如木桥两端的神仙眷侣,跳跃着越走越高,遗世两立。
“你们回来干什么?陛下呢?”肖义见那几个禁军又来助他们堵住城门,不免心中疑虑。
还未等那几名士兵开口,一阵鼓声传来。那鼓声震天,却又有韵律,似是悲愤,又似是孤勇。
“是陛下,是陛下在擂鼓!”士兵们奔走相告,大声喊着:“陛下在为我们助阵,大家加把劲!”
肖义听到鼓声,大受震撼,重新组织人手加固城门,道:“所有人听着,今日就是手断了,也要用身/体给我挡住胡蛮人!”
“是!”士兵们气势磅礴,大声回答,转而投入死守城门之中。
城楼上的士兵,本已是死伤惨重士气大损,身心疲乏,消极怠战。听到鼓声和呐喊,备受鼓舞,士气大涨。
“杀!胡蛮必败,铜泉必胜!”口令响彻云霄,士兵们重新站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