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锋
几乎是互相搀扶着,连滚带爬到了分给他们的营帐。
还是老胡当机立断,看到当时在场的那个巫医说话颇有分量。豁出去一门心思整治想法子。却不敢在事主面前说一句实话。再怎么着他们从医多年,死人和活人还是分辨的清的。
“他们这儿的巫医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过也多亏你机智。”
“算了吧,我那是讨巧罢了,”老胡悠悠叹了口气:“你还别说,你们家熬膏药的这方子确实不错。将这灵窍都给捂住闻不到活人血腥,好的多。”
“我今日给开了张中原常用的药材来。他们也应了,说是今天就送来。等药到了。旁的先不提,先好好的煎上几副药,好歹让你平平喘。”
黄大夫也不跟他客气。略过这一茬直接问。
“你今见那个大巫来了没?”
“没有。这半个月都没来。反正上次我见他拿了只虫在那个大汗身上游走了半日,也没检查出什么东西来。
咱们看也看不懂。他给的这花倒好。总算是帮咱们逃过一劫。”
原来这帐篷之中,除了他们二人,还有其他的医者,其中地位最高的,这里的人都尊称他为大巫。
要按他们的话说,这明显就是诈尸。正经该请和尚道士来念几天经做做法事来。再好好的升了棺,贴上符咒,入土为安。
没有这么白折腾人的。当时这大巫拿了许多药草来说,要让他们尽力一试,不知怎的测得那淡黄色的并不起眼的小花儿居然有延缓这诈尸的效用。
可是谁有胆子能把药灌进状若癫狂疯魔嗜血之人的嘴里呢?碗都能给你咬碎了。
那几天帐篷外祭祀祝祷,日夜不息,鼓乐之声将这帐篷内的嚎叫和嘶吼压了下去。
即便是冒了很大的力气。有高大的兵士用木棉捂住了嘴,他们两个老骨头还不够一脚踢的。可是那铁链哗哗作响,根本坚持不住。
黄家祖传最灵妙的便是外用膏药。横刀三尺之下,也想出了主意。以那淡黄色的小花为引子。照着熬膏药的方子弄成了敷在脸上,封住口鼻耳道。果然能支撑些时候。只是如此,前些天仍就是出岔子。
譬如用药放多少量,有多久的效果,一切都在探索当中。也就这两天琢磨出些许规律来。刚才好过了些。只是那帐篷内偌大的空间放着一个诈尸的尸体,弄得臭不可闻。燃烧着的木心香片可抵御尸臭。就是这样,两个人的口鼻也麻木的差不多了。
“里面有人在吗?”
“在!在!”
老胡赶忙应声慢腾腾的直起腰来。再抬眼时,一个高壮的汉子闪身进来。身上是在帐篷外的那些亲兵的常见打扮。
“你们要采买的药到了,大巫吩咐我送过来。”
这人是典型的北漠长相。操着一口不甚熟练大魏口音。
“辛苦军爷了!”两个老头都是喜出望外连连拱手,不管怎样,他们的处境如今是谁都不敢得罪。
装药材的车便在外面。那军汉见他两人佝偻着背出来。吩咐手下的兵士将药材给送到帐篷中。
等人都走了。那军汉在帐篷中站定。
老胡脸上的笑带着尴尬。这是在军营,这是打算在这不走了吗?里面的味儿当真是不好闻呢,亏他受得住。
老黄胳膊肘一拐。即刻满面笑容道:“军爷,我们俩被弄到这儿来着实是仓促,就这个,军爷笑纳笑纳,多亏军爷照顾……”
他手中捧着的赫然是一枚青玉佩,算不得上品,胜在小巧玲珑。
那军汉扫了一眼,并不答话。看这两个人有些惶惶然的样子。忽然用一口正经大魏官话道:“你们想不想求一片生路来?”
……
秋风虽然起了,可是御花园内还是郁郁葱葱。两队宫女托着手中的托盘,齐整的沿着小道穿行而过。
“传太皇太后口谕。请大皇子前往寿安宫赏宴。”
传旨的内侍不着痕迹地打量了洛秋宫内殿。只见四壁空空,并没有什么摆设。不勉内心耻笑,怕是差不多的妃嫔都比这大皇子的宫中要富丽堂皇。
大皇子不咸不淡的扫了那内侍一眼。
“闻檀遵上命。”
朱果儿在大皇子身后低头敛目,十分规矩。
传话的内侍一扫拂尘,笑容可掬道:“今儿天好,太皇太后来了兴致。在寿安宫射了箭来。皇上处理完公务也会去。大皇子可别误了时辰。”
等内侍走了。偌大的宫殿内,只留了他与朱果儿二人。大皇子下颚微扬。面容冷肃。
“殿下,太皇太后那儿和皇后娘娘那儿都送了礼服来,殿下要穿哪一套?”
大皇子眼神淡淡扫到那两个托盘之中。其中袍肤服冠带一应俱全。
皇宫之中,宫装都以华丽为主。
大皇子平素低调。并不愿显于人前。而各色衣物都以浅淡为主,平时只穿着素气的服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