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二日便是中秋佳节。
云娘和春芝一早便带着自己做的月饼,到王婶家认门。王婶听说了春芝的身世,也是心疼不已,安慰她道:“你云娘姐是好人,你安心跟着便是,好好服侍她,她不会亏待你的。”
在王婶家吃了午饭,云娘就带着春芝去各商铺大采购了。
这边买完了红豆、面粉、糯米粉,那边又买绿豆、红枣和花生;前脚出了米铺粮店,后脚又到了杂货铺。
春芝不识字,见云娘攥着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单子,东买西逛,好奇道:“云娘姐,你这是要做什么呀?”
“下晌你便知道了。”云娘故作高深笑道。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正要回家,忽然瞧见街边有人卖胡饼。这倒是不稀奇,稀奇的是那人烤饼用的竟是缸炉——一种类似于现代人卖烧饼的烤炉。
云娘很是心动,若是有了烤炉,茶果点心的种类就可以更丰富了!
于是,她走上前买了两个胡饼,装作不经意道:“您这炉子稀奇得很,我在县城里从未瞧见过。”
那人一听,很是得意:“那可不,这可是我花了大价钱从外地运来的,咱武宁县可没有!”
云娘佯作好奇,凑过去仔细瞧了瞧,只见里头是一个去了底的水缸,小口朝上,外边用铁皮包裹着,中间缝隙拿土泥封了,下边一排炉条,将做好的胡饼贴在缸壁上,不消一刻钟就熟了。
真是好精巧的心思!云娘心道。
云娘略琢磨了一会,心里便有了主意。她将手上东西交给春芝:“你且先家去,将这红豆、绿豆拿水浸了。这饼也拿回去先垫垫肚子罢,我还有事,晚些回来。”
春芝点点头,提着东西走了。云娘瞧她虽身子瘦弱,气力倒不小,便放了心。
两下一打听,云娘就找到了一家缸铺——不错,她想做一个类似的缸炉。
那店家听她说的仔细,虽觉得可行,但太过麻烦,于是道:“你说的我虽没瞧见过,想来做应当是做得。只不过熟缸容易裂,得用半生半熟的才行。我这儿可没有那种缸。”
云娘听言,觉得很有希望:“掌柜的可有法子帮我弄来?我按照两倍的缸价给您!”说完又看了眼那店家道:“不只这个。您要是再帮我把这缸炉做成了,我另外再付您一百文手艺钱!”
店家一听来了兴致,一口水缸不过八十文,且这东西不是天天都有人买,生意并不好做。若是帮这妇人做成了她说的那种炉子,少说也能弄个两百文。只不过若是做不成呢?
“您放心,若是做不成,坏了的缸我还照原价付,不让您吃亏。”云娘像是看穿了他那点小心思。
“成,成!没问题,那我便试试!”店家咧嘴道。
两人又仔细商量了一番,云娘将自己的要求一一说了,约定五日后来取。
离开缸铺,云娘又转到了木匠铺。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糕点果子若想要做得精致,就离不开各色花型的模具,这里的人叫做“印版”。
在印版里抹上少许油,将糕点剂子放进去压平,然后倒扣出来,就成了形态各异、精巧可人的各色点心了。
不过,在云娘看来,这种倒扣的形式太过费时,也容易“破相”,她想起了现代烘焙里的神器——按压式月饼模具。
于是,将这种模具的样式详细地跟那店家一说,掌柜的立马来了兴趣——若能推陈出新,兴许能让店里的生意更上一层楼呢!
最后,云娘一下子又定了大大小小各种花色十六枚模具,约定三日后取货。每一枚十五文,十六枚便是二百四十文钱。
云娘直呼肉痛!
晚间,云娘与春芝简单用了饭,便开始做起糕点来。
因定制的糕模还未到,云娘便打算做红豆糕、桂花糕以及花生糖——这几样都不需糕膜。
将泡好水的红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熟,然后分多次少量加入熟面粉、白糖和适量猪油,在文火锅中细细搅拌,直到可以报团;取出倒入铺了油纸的木屉中,压实,放凉;最后切成一指长、半指宽的小糕,便是红豆糕了。
再将大米粉和糯米粉按照适当比例混合拌匀,加入白糖,用筛子细细筛一遍,然后加入适量水拌匀。蒸笼里铺上蒸布,将拌好的米粉均匀倒入蒸笼,上面撒上一层干桂花,上锅蒸两刻钟,便成了桂花糕了。
最后,将花生、核桃加了细沙子在锅里炒香,去皮儿,再加入蜂蜜、干果以及适量麦芽糖,炒至报团,再倒入木屉里压实、擀平,放凉后切成一指长、指甲盖宽的长条,就是花生糖了。
春芝从未见过做糕点,瞧着很是新奇,忙前忙后不亦乐乎,看着锅里各色的点心,闻着沁人的香味,真是垂涎欲滴。不过她知道这是要拿来卖的,忍着口水,并不敢吃。
云娘抬头瞧见了,拿了一块桂花糕递给她道:“尝尝看味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