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吾为东道主(三)
化窟那边入睡,早几年返回宝瓶洲,对你对宝瓶洲,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约莫是不愿意打搅此地河伯,陈平安有意隔绝出一座小天地,等到三炷香燃尽,这才带着青同离开祠庙。
青同怔怔望着天幕,眼神哀怨,叫苦道:“你这算不算一不做二不休?”
青同皱眉道:“别说得这么玄乎,举个例子?”
小陌见自家公子心情不错,在青同这边就有了个略好脸色。
其中一个“山”,先生在功德林那边说起过,正是礼记学宫大祭酒的本命字。
要是换成崔瀺做客镇妖楼,青同自认就算有邹子的授意,自己都是绝对不敢算计崔瀺的。
不吵架不吵架,真心没力气了,若是吃过了绿桐城四只价廉物美的大肉包子,说不定可以试试看。
双方隐匿身形,走在河畔,青同问道:“还要去几个地方?”
字帖内容不多,就两句话,“若持我贴临水照,莫怕字字化蛟走。若持我贴夜间游,好教鬼神无遁形。”
陈平安点头笑道:“算是很顺利了。”
只是这种事情,就不用跟青同说了。
如今外出远游,如果身边不带个飞升境,你小子是不是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看到那四个字后,青同难得主动生出几分心虚。
陈平安正衣襟,与老人作揖还礼。
老人随后抖了抖袖子,双手负后,笑眯眯道:“心不心疼?”
老人更是干脆利落,等到陈平安点头后,直接大袖一挥,便将那份浩浩荡荡的功德,归还天地,甚至都不只是馈赠宝瓶洲一洲山河。
小陌伸手接住剑匣和那些宝箓,扫了眼文字就不再多看,点头道:“我先看几眼剑丸。”
见那陈平安欲言又止,想要解释什么,老人摇头道:“我不问缘由,只看结果。”
青同不知道陈平安心不心疼,反正自己都要替他心疼。
故地重游,陈平安双手负后,看着墙上的题字,眯眼而笑。
陈平安双手笼袖,调侃道:“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不如多学学老厨子,米大剑仙,周首席这些人。”
有些人,如陈平安自己和学生崔东山,就像在自己人心上,凿出一口深不见底的水井或是水潭。
老人没有说破一事,其实当初山顶一别,年轻的账房先生坐在马背上,曾经迷迷糊糊打了个盹。
吕喦摇头道:“还是算了。”
因为在一幅化境画卷中,陈平安与纯阳道人有过一番对话。
陈平安说道:“那就远的近的各举一个例子,你青同,活了一万再加大几千年了吧,你觉得对自己人身之外的这个世界,了解得有邹子多吗?道心的宽度,长度,密度,显然都是比不过邹子的。再说我家的右护法好了,小米粒在哑巴湖待了那么多年,以后会在我们落魄山待更久,她的心思,比落魄山很多人都要单纯。”
所以老人打趣一句,“冷猪头肉,是能当包子馅吗?”
青同随口问道:“‘有人’是谁?”
小陌摇头道:“朱先生曾经说过,唯有痴情最风流,一语惊醒梦中人,所以对待男女情爱一事,与谁学都不如跟公子学。”
青同其实颇为好奇,青冥天下的正主,就不管管?
只是再一想,道老二的那方山字印落在浩然天下,好像文庙也没管?
欲想万善全,始终两无愧,修之当如入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入山便是出山。
至圣先师说道:“此事简单啊,我与礼圣知会一声,就把纯阳道友安排在老秀才旁边的位置上,如何?”
至于那幅真迹,陈平安早就打算作为传家宝的,是当年从一位年轻县尉手中用酒换来的字帖之一。
吕喦当时言语一句,“精神合太虚,道通天地外。气得五行妙,日月方寸间。”
陈平安以心声解释道:“你以为白先生会袖手旁观,真会由着小陌去跟白景碰头?小陌这一去蛮荒,一个不小心,都未必能回浩然。”
除了《天问》没有给老秀才,此外《山鬼》、《涉江》与《东君》、《招魂》四篇,都交给了老秀才。
不曾想老人笑呵呵道:“对了,重塑二十四节气一事,可是一笔不小的功德,真心不小了,而且你可能还不清楚,并未算入文庙功德簿,师兄崔瀺等于帮你余着这么一份家当,我呢,算是代为保管,这一炷水香,要我点燃,也行,但是你就跟这份功德没关系了。这笔买卖,做不做?”
陈平安憋着笑,脸色柔和几分,说道:“小米粒在我师兄左右那边,都很凶的,还带着君倩师兄一起巡山。请老观主喝过茶,请某位十四境修士嗑过瓜子,只说这两位前辈,要不是小米粒帮忙挡驾,我要多吃不少苦头,你说有她没有来头?”
青同默然,敢情我混得还不如一个黄庭国的六境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