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吾为东道主(上)
黄庭国,一处小县城内,县名遂安,遂愿之遂,平安之平。隶属于严州府,而这严州府又是黄庭国出状元、进士最多的一处文教胜壤,此县不通大驿,但是多书香门
自古文风鼎盛之地,往往就是这样,不见城镇先见文昌塔。
青同散开神识,将这县城内打量一番,好像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说是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是以青同的境界和眼光,照理说也该瞧出几分端倪才对,只是县城周边的河水溪涧,好像连个河婆都没有,一县之地,灵气稀薄至极,武运更是惨淡,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文运倒是有那丝丝缕缕的迹象,只是不成气候,多是祖荫庇护的一种绵延传承,来自某些敕建牌坊楼,以及那些悬“进士及
青同便忍不住问道:“我们这趟是要找谁?”
陈平安笑道:“不找谁,就是随便看看,等到桐叶洲下宗事了,我回了落魄山,将来会来这边久居……也不算久居,有点类似衙门的点卯吧,在一处乡塾里边开馆蒙学。”
之前陈平安暂借陆沉一身道法,以十四境修士的姿态,在那场远游途中,就相中了此处,黄庭国本就与旧大骊版图接壤,距离落魄山不远不近,打算将来就在这边当个教书匠。
青同误以为听错了,“乡塾蒙学?!开馆授业,当个教书先生?”
要说一个暂无文庙功名的陈平安,是即将住持儒家七十二书院之一,担任书院山长,甚至都没个副字,青同都不至于如此震惊。
陈平安点点头,“就我这点学问,半桶墨水晃荡的,当然就只能教教蒙学孩子了。”
青同哪里会相信陈平安的这套措辞,立即提起精神,觉得自己方才那番神识巡游,肯定是马虎了,错过了某些痕迹,故而未能找出此地的真正奇异所在,刹那之间,整座遂安县城就被青同的一粒芥子心神给笼罩其中,衙署祠庙,宅邸街巷,各色店铺,甚至连那些古井底部都没放过,只是依旧寻觅无果,几个眨眼功夫过后,青同犹不死心,将县城外的几处山头、流水都一一看遍,山岭、河流之来龙去脉,都仔细勘验一番,终于收起神识,试探性问道:“你是相中了某位前途无量的修道胚子?”
陈平安打趣道:“你要是跟着我崔师兄混,一定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高酿小心翼翼问道:“陈山主此次出门,是要找洞灵老祖叙旧?”
萧鸾就想要来这边走动走动,碰碰运气,因为上次吃了个闷亏,如果不是某人的仗义执言,自己能否走出紫阳府都两说,其实萧鸾这近些年里,没少亡羊补牢,主动与紫阳府缝补关系,只是始终没能再见着吴懿一面。
陈平安自顾自说道:“化名想好了,就叫窦乂。”
铁券河神立即改口道:“小神拜见洞灵老祖!”
吴懿转头望向大殿门口,等着黄楮等人来这边恭迎大驾。
高酿猛然转头,瞧见一个青衫长褂的外乡人,有几分眼熟,再定睛一瞧,一下子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当然是一种僭越了,元君头衔,可不是随便一位女修就能戴在头上的,不过在浩然天下这边,只要不是道门女冠和山水神祇,文庙这边,是不太计较的,这一点,类似各国朝廷地方上禁之不绝的淫祠,可要是在道门科仪森严的青冥天下,非上五境女冠不得敕封元君,是大掌教订立的一条铁律。
担任过多年黄庭国侍郎的父亲,曾经为吴懿泄露过天机,当年做客林间别业的高大少年于禄,其实是旧卢氏王朝的亡国太子。
有些自愿去做的好事,那么行事之人,最好别把好事当做一件好事去做,就可以为自己省去许多麻烦。
所以这趟重返紫阳府,是吴懿要与黄楮商议搬迁事宜,吴懿除了要掏空财库,还会带上府内半数的谱牒修士,联袂去往桐叶洲,静待一事。说是“商议”,其实就是吴懿一声令下,紫阳府照做便是了。至于剩下半座空壳一般的紫阳府,吴懿会承诺府主黄楮,以后这边大小事务,都无需过问她这个开山鼻祖了,她也绝对不会插手半点,等于是彻底放权给了黄楮,让一个有名无实的府主,真正开始手握权柄,足够黄楮在黄庭国境内呼风唤雨了。
只是他哪敢随意置喙落魄山的崛起。
而且孙登早年是黄庭国行伍出身,亲自带兵打过仗的,这些年也确实将一座原本规矩松弛的水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运转有序。
吴懿笑容玩味。
吴懿立即让现任府主黄楮亲自走了一趟旧龙州,送去了一份姗姗来迟的贺礼,哪怕明知不讨喜,可到底伸手不打笑脸人。
很快黄楮就拿来一本册子,毕恭毕敬为开山祖师双手奉上。
吴懿脸色不悦,问道:“萧鸾这趟不请自来,她到底想求个什么?”
官场就是这样,一人官身变动,挪了位置,不管是升迁还是丢官,往往“造福”下边一批官员。
高酿立即说道:“小神愿为陈山主带路!”
关于小陌的事迹,别说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