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木人哑语
各有渡口,各有归舟。幸遇时康,风平浪静。
两位年龄悬殊的青衫书生,并肩站在崖畔,海天一色,天地浑然。
也难怪有那么多的山下人,会追慕道踪仙迹于山崖间。
陈平安有些意外,因为来时是礼圣邀请,一路护道至文庙参与议事,去时还是礼圣相送,一路送到了中土神洲的东海之滨,好像在等待那条夜航船的到来。
他当然想不到,是自家先生用一个“好聚好散就很善”的理由,才说服了礼圣,再陪着关门弟子走这一趟。
礼圣笑道:“你在生意一道,神乎其技。”
陈平安有些汗颜,这次参加议事,自己确实没闲着。
礼圣笑了笑,其实是在打趣这位财迷的年轻隐官,做岔了一桩买卖。先前在文庙门口,有陆芝帮忙牵线搭桥,青神山夫人原本都愿意白送落魄山几棵竹子了,结果这小子一头撞上去,非要钱买,估计这会儿还是觉得自己赚到了?
陈平安壮起胆子,小心翼翼问道:“能否与礼圣问个问题,为何给
陈平安抱拳道谢一声,就想着还是御风远游去海上,在这边待着,终究有些不合时宜,只是不等他说话,那个吞云吐雾的女子老祖师,就微笑道:“怎么,仗着是位剑修,不给面子?”
反正只要熬过半个时辰就行了。
陈平安只好硬着头皮抱拳致歉道:“不小心误闯此地,是我的过错。我在这里是为了等待一条渡船的靠岸,渡船一到,就会立即离去。如果不合适在此地逗留,我可以马上出海等待渡船。”
老瞎子习以为常了,转过头,那个树精刚刚自称见过一位道号纯阳的古剑仙,后者出身道门剑仙一脉,与自己请教过剑术,随便指点一番,后者的境界就上去了。
为此礼圣先前在文庙,找经生熹平取出档案,仔细翻阅了关于大泉埋河的档案。
天下事纷纷杂杂多如牛毛,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件事,会被人津津乐道。就像某些人,会鹤立鸡群,有些事,会眼目一新。
可能是那路旁木人,哑口无声。
陈平安蹲下身,捡起几颗石子,轻轻丢入水中,“前辈豪迈,晚辈佩服。就是有几件事,做得不地道。”
小姑娘好像有些闷闷不乐,原本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她,突然就不说话了。
不曾想聊着聊着,那个飞翠就聊到了那场文庙问拳。原来才几天功夫,这个消息就从文庙传到了山海宗。
余斗转过头,发现这个师弟,嬉皮笑脸说着打趣言语,但是一双眼眸,如古井幽玄。
于是老舟子开始破口大骂,“你大爷的,倒是让我下船啊。再这么不仗义,山高水长的,以后记得给我小心点……”
顾清崧便说了其中玄妙,沾沾自喜道:“想不到吧?”
知道师弟陆沉是在埋怨自己当年的那次出手,问剑大玄都观。
李槐一拍桌子,问道:“当贤人这么个事,是不是你的意思?!”
张夫子一时间哑口无言。
要是跟我聊这个,就没啥飞升境十四境了,全是晚辈。
而老秀才的这位关门弟子,如果礼圣没有记错,年少时也曾求遍家乡,一样无用。
小姑娘随口问道:“你是在等渡船,要去哪儿?”
刘叉问道:“有讲究?”
仙人云杪,很快就悄悄回信一封,将某物寄来功德林。
船主张夫子在船头现身,俯瞰大海之上的那一叶扁舟,笑着打趣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不是说求你都不来吗?”
老瞎子和李槐这对师徒,确实不多见。
结果在船舱屋内,瞧见了个骨瘦如柴的老瞎子,原本要与桃亭好好喝一顿的柳赤诚,就只是与桃亭打了声招呼,来去匆匆。
虽然不知其中缘由,不过陈平安对山海宗印象更好几分。
老瞎子收入袖中,一步跨出,重返蛮荒。
更别谈早年雨龙宗女修这些小虾米了。老子随便一竹蒿下去,能在海上激起万丈浪。
————
陈平安只得说道:“顾清崧。”
还是天地寂静。
陈平安当然没有见到那一幕,却能够大致想象出那位云杪仙人的心境。
刘叉微笑道:“告诉他,要成为蛮荒天下的最强者。”
刘叉接过手,收入袖中,道了声谢。
陈平安有些吃不准刘叉的这番言语,问道:“前辈是跟我在这儿打机锋呢,还是当真认为这么简单?”
陈平安反问道:“前辈觉得呢?”
老舟子理直气壮道:“当然不讨厌。喜不喜欢我,暂时不好说。”
陈平安只是假装什么都没听见,没看见。
在那场战事中,纳兰先秀出海,正是她率先找到了王座大妖绯妃,听说一场厮杀,身负重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