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有个好先生
董水井犹豫了一下,“我当然不愿意输给林守一,但是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挣多挣少的事。”
许弱笑道:“我不是真正的赊刀人,能教你的东西,其实也浅,不过你有天赋,能够由浅及深,以后我见你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再就是我也是属于你董水井的‘消息’,不是我自夸,这个独门消息,还不算小,所以将来遇上过不去的坎,你自然可以与我做生意,不用抹不下面子。”
董水井事后询问那人,为何袁县令和曹督造这般出身煊赫的世家子弟,一样不拒绝这点蝇头小利,比如去年末三家分红,董水井挣了七万两银子,袁曹两人相加不过十四万两白银,相较于市井商贾,可算暴利,未来分红,也确实会稳步递增,可董水井知晓袁曹两姓的大致家业后,委实是想不明白。
许弱说道:“这些是对的,可其实仍是流于表面,你能想到这些,很多人一样可以,因此这就不属于能够生财的‘消息’,你还要再往更深处、更高处推敲,多想想更加深远的庙堂格局,王朝走势,对你当下的生意未必有用,可一旦养成了好习惯,能够受益终身。”
整个宝瓶洲的北方广袤版图,不知道有多少帝王将相、谱牒仙师、山泽野修和山水神祇,希冀着能够拥有一块。
许弱又问:“你觉得吴鸢、袁县令和曹督造,还有这高煊,展现给你的性情,如何?”
董水井摇摇头,玩笑道:“胡乱想了些以后的事情,没有牢骚。每天回了郡城宅子,累得半死,数完钱,倒头就能睡,一睁眼就是新的一天,忙忙碌碌,很充实。”
高煊见董水井喝着酒,有些神游物外,笑着问道:“有心事?不妨说出来,我帮不上忙,听董掌柜发几句牢骚,还是可以的嘛。”
可是人家吴鸢有个好先生,旁人羡慕不来的。
不过那次做买卖习惯了锱铢必较的董水井,非但没觉得亏本,反而是他赚到了。
董水井则下山去,结果碰到了应该是刚从大隋京城返回的许弱,说要吃碗馄饨,垫垫肚子,再去牛角山渡口继续赶路去大骊京城,董水井只得返回,打开铺子大门,直接给这位墨家豪侠做了两大碗,没拿米酒,懒得跟此人客气,董水井坐在对面,看着许弱狼吞虎咽。
许弱笑问道:“想不想知道你的那个劲敌,林守一如今在山崖书院混得如何?”
许弱再问:“为何如此?”
那个依旧是横剑在身后的家伙,扬长而去,说是要去趟大隋京城,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够见着商家的祖师爷,那位看着面嫩的老先生,曾以降落一根通天木的合道大神通,取信于天下,最终被礼圣认可。
许弱笑了笑,拎着酒壶站起身,说道:“有比无好,多比少好,很多看似钱无法解决的事,归根结底,还是钱不够多。”
董水井直截了当问道:“多少钱?”
那人便告诉董水井,天底下的买卖,除了分大小、贵贱,也分脏钱买卖和干净营生。
董水井点了点头。
许弱笑而不语。
董水井缓缓道:“吴太守温和,袁县令严谨,曹督造风流。高煊散淡。”
许弱打趣道:“听说你的未来老丈人,去了趟桐叶洲,返回北俱芦洲途中,在这座家乡小镇出现过,你没有趁机去探望?”
在一些杀头的买卖挣着了大钱,是本事,在干干净净的小买卖里边,挣到了细水流长的银子,也是能耐。何况许多小买卖,做到了极致,那就有机会成为一条真正的钱路,成为能够夯实豪阀底蕴的百年营生。
许弱一伸手,将柜台后边一壶米酒招入手中,说道:“尚未跻身中五境,但是在大隋京城名声鹊起,你要是不努力,给林守一成为中五境神仙后,就会有大把大把的机缘涌向他,可能动动手指头,就是动辄几十万两真金白银的丰厚收入,很容易让他后来者居上。”
只有这种时候,董水井愿意以先生称呼许弱。
至于曹督造所在的窑务督造官署,明面上是管着那些龙窑烧造宫廷御用瓷器的清水衙门,实则肩负着监督所有龙泉郡山上势力的秘密任务。
董水井能够通过一桩不起眼的小买卖,同时拉拢到三人,不能不说是一桩“误打误撞”的壮举。
董水井有些哭笑不得,无奈道:“等我知道消息的时候,李叔叔已经离开小镇了。”
许弱瞥了瞥店铺柜台,董水井立即去拿了一壶米酒,放在许弱桌前,许弱喝了口余味绵长的米酒,“做小本买卖,靠勤勉,做大了之后,勤勉当然还要有,可‘消息’二字,会越来越重要,你要擅长去挖掘那些所有人都不在意的细节,以及细节背后隐藏着的‘消息’,总有一天能够用得到,也不必对此心怀芥蒂,天地宽阔,知道了消息,又不是要你去做害人生意,好的买卖,永远是互利互惠的。”
许弱拿出一枚太平无事牌,“你如今的家业,其实还没有资格拥有这枚大骊无事牌,但是这些年我挣来的几块无事牌,留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