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山巅斗法
连儒家书院圣人都要恼火得出手狠揍地仙,才算把道理说通。
石桌上,琳琅满目,摆满了裴钱和李槐的家当。
两个小家伙的勾心斗角,于禄看得津津有味。
陈平安笑问道:“夫子讲学,说得如何?”
于禄对李槐的性情,十分了解,是个心比天大的,所以不会有此问。
到了东华山山顶,李槐已经在那边正襟危坐,身前放着那只来历不俗的娇黄木匣。
然后裴钱将那截晶莹剔透、见之可爱的桂枝放在桌上,又开始吹牛,“这可是月宫桂树的一截树枝,一丢在地上,明天就能长出一棵比楼房还要高的桂树!”
这种效果,类似于生活在远古时代江渎湖海中的蛟龙,天生就能够驱使、震慑万千水族。
李槐终于将麾下头号大将的彩绘木偶拿出来,半臂高,远远超出那套风雪庙魏晋赠送的泥人,“一手抓住你的剑,一手攥住你的刀!”
既为两个小家伙能够拥有这么多珍贵物件,也为两人的脸皮之厚、臭味相投而叹服。
陈平安摇摇头,“不知道。”
金色文胆一旦炼制成功,如权贵王侯开辟府邸,又像那沙场之上主将竖起一杆大纛,能够在特地时辰与地点,额外加快汲取灵气的速度,例如五行属金的干支,庚、辛、申、酉。适宜汲取灵气的地点则是灵山秀水之处的正西与西南两处。再者金为义,主杀伐,修行之人若是任侠仗义,性格刚强、拥有浓厚的肃杀之气,就越是事半功倍,故而被誉为“秋风大振、鸣如钟鼓,何愁朝中无大名”。
在书斋那边,在两人一起推演完炼物所有细节后,茅小冬一拍腰间戒尺,一件件用以炼制金色文胆的天材地宝,飘出戒尺,纷纷落在桌上,总计十八种,大小不一,价格有高有低,当下还欠缺六样,其中四样很快就可以寄到山崖书院,又有两件比较棘手,不是可以替代,只是或多或少会影响金色文胆炼制后的最终品秩,毕竟茅小冬对此期望极高,希望陈平安能够在自己坐镇的东华山,炼制出一件圆满无瑕的本命物,坐镇
于禄蹲在石凳上,看着对峙的两个孩子,觉得比较有趣。
裴钱老气横秋道:“我不是那种喜欢虚名的江湖人,所以于禄你自己记住就行,不用到处去宣扬。”
李槐则拿出了那本《断水大崖》,就连里边住着当年阿良一巴掌排进书里边的精魅,也拿出来说道。
当初那场书院风波,正是于禄不声不响地一锤定音,硬是当着一位剑修的面,打得那位贤人李长英给人抬下了东华山。
不过大体上,还是裴钱占据上风。
陈平安担忧道:“我当然愿意,只是茅山主你离开书院,就等于离开了一座圣人天地,一旦对方有备而来,最早针对的就是身在书院的茅山主,如此一来,茅山主岂不是十分危险?”
于禄陪着裴钱登山,朱敛已经默默离开,按照陈平安的吩咐,暗中护着李宝瓶。
李槐赶紧拿出最后一枚泥人,仙子骑鹤模样,“我这名侍女的坐骑是仙鹤,可以将你的桂枝偷偷叼走!”
裴钱冷笑着掏出那几枚名泉,放在桌上,“有钱能使鬼推磨,小心你的小喽啰叛变,反过来在你窗外锣鼓喧天!轮到你了!”
陈平安想了想,问道:“这位老夫子,算是出自南婆娑洲鹅湖书院的陆圣人一脉?”
李槐摆出
茅小冬提醒道:“在此期间,你只管站在我身边,不用你说什么。之所以要带上你,是试试看有无独属于你的文运机缘,怎么,觉得别扭?陈平安,这就是你想岔了,你对儒家文脉之争,其实如今只知皮毛,只看其表不知其义,总之你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又不是要你对哪支文脉认祖归宗,别紧张。”
茅小冬微笑道:“那就是辛辛苦苦为大骊王朝培养出了一拨拨读书种子,却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要去名声更大的观湖书院求学,为此齐静春也不拦着,最可笑的是,齐静春还需要给那些年轻书生写一封封引荐信,替他们说些好话,以便顺利留在观湖书院。”
之后两人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小炼过的行山杖,多宝盒里其余那些只是值钱而无助于修行的世俗物件。
裴钱一跺脚,委屈道:“师父,她是宝瓶姐姐唉,我哪里比得上,换个人比,比如李槐?他可是在书院求学这么多年,跟他比,我还吃亏哩。”
李槐想着以后离开书院远游,一定要拉着裴钱一起闯荡江湖,又能聊到一块去,他也比较心安。
裴钱一直想要插嘴说话,可从头到尾听得如坠云雾,怕一开口就露馅,反而给师父和宝瓶姐姐当傻瓜,便有些失落。
“想要对付我,哪怕离开了东华山,对方也得有一位玉璞境修士才有把握。”
于禄作为卢氏王朝的太子殿下,而当初卢氏又以“藏宝丰富”著称于宝瓶洲北方,一行人当中,除去陈平安不说,他的眼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