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师兄姓左
陈平安写错了一道斩锁符,若说之前小雪锥触及符纸的瞬间,是海上生明月的景象,那么当这道符画成之后,就如一轮红日,与水井口子差不多大小,只是并无灼烧感觉,反而温暖和煦,这张符在陈平安说出那八个字后,好像失去了真气牵引,晃晃悠悠,飘落在海面上,然后缓缓沉入蛟龙沟,再没有在海上引起什么异象。
可那些在蛟龙沟底蜿蜒盘踞的大物,无一例外化为人形,或老翁或老妇,离开各自巢穴,站在海沟石壁,对那张符箓作揖行礼,随着这些与金袍老蛟辈分相当的老家伙们,如此兴师动众,许多年幼懵懂的蛟龙之属,战力孱弱,此次没有机会参与桂岛大战,或是被祖辈强行拘押在海底,这些小家伙们哪怕尚未凝聚人身,一样依葫芦画瓢,向那张符箓使劲点头致礼。
然后这些不知活了多少年的大物,纷纷施展秘术神通,以远古水声训斥那些攻击桂岛的蛟龙后裔,措辞极其严厉。
那些“青壮”水虬、蛇蟒面面相觑之后,眼神中皆是疑惑、震惊和不甘,只是各家老祖扬言胆敢半炷香内不回到蛟龙沟,一律先逐出本族,然后受剥皮之苦,最后丢在海面漂泊,曝晒三年,活下来才有机会认祖归宗。
它们这次跟随金袍老蛟,老祖之前都是默认许可,这些大多在南海和婆娑洲陆地吃过苦头的年轻后裔,为的就是跟随那条金袍老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婆娑洲大杀四方,将那些醇儒陈氏子弟和沿海布防的练气士,杀个精光。但是现在老祖发号施令,而那位金袍老蛟又无异议,他们只得纷纷纵身一跃,离开桂岛上空,扑向海面,入水之后,各自打道回府,去跟老祖讨要一个公道说法。
在那之后,就是金袍老蛟在领取法旨之前,对着那坏了他百年谋划的少年,一剑斩下。
陆沉敕令?
陆沉是谁,老蛟当然听说过,听他的祖辈说,这位道家掌教之一的至人,在飞升之前,最喜欢一叶扁舟游历四海,好像不太喜欢待在陆地上。还传言有一位专门为陆沉驾驭小船的舟子,出海之时还是而立之年,等到陆沉在北海飞升,他才独自驾舟回到陆地,等他回到家,发现熟悉的家国山河皆已不在,他的名字,只是被留在了三百年前的家谱上,在那之后,姓名无据可查的舟子便重新出海,寻访陆沉,从此杳无音信。
金袍老蛟怕不怕掌教陆沉?
剑修所过之处,若有云海,便会被自行一斩而开,片刻之后,他有些不悦,“那你跟着我做什么?”
那名舟子老实说道:“去当面跟陈平安说清楚,免得他误会我家先生。”
在老舟子远离后,陈平安一拍养剑葫,初一十五各自悬停在少年肩头,然后再次祭出那枚水印。
距离蛟龙沟尚且有七八百里之遥的云上剑修,手腕一翻,然后一巴掌摔出去。
他有些无奈神色,可眼中又有些笑意,“但你是我的半个小师弟,这个我没办法否认。而且你这次敢于生死自负,说死则死,我觉得挺好,反正对我的胃口,所以就来见你了。先生和小齐,一个那么老了,一个年纪也不小了,被人欺负,只能怪他们两个死脑筋,可你嘛,年纪还小,给人这么欺负,说不过去。”
剑修似乎心情更加糟糕,开始加速前掠,以至于身后气机震荡,轰隆隆作响,就像一串雷鸣响彻云海。
陈平安反问道:“你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一名儒衫剑修来到蛟龙沟边缘,踩在海面,缓缓前行,海水被剑气侵袭,瞬间沸腾,化作云雾,所以剑修依旧是御风凌空。
长剑一闪而逝,跟上主人,悄然归鞘。
陈平安对此浑然不觉,向前一步,走到小舟前方,低头望向海水深处,似乎在寻找那张斩锁符,轻声道:“陆沉,我知道你正在旁观此地,你的用心,我也猜到一些,但是我借你的名字退敌,你反过来以此算计我,在这件事上,咱俩就算扯平了。不过麻烦你告诉一声天上的阿良,杀陈平安者,南海蛟龙沟。”
但是下一刻,金袍老蛟满脸惊喜,微微点头之后,放声大笑,空中金色剑气再度浮现,只是这一次不再是一缕而已,而是丝丝缕缕,如同悬浮云海之中的一株株纤细水荷,摇曳生姿。
还想着下船之前,一定要跟范家讨要一张桂岛堪舆图,到时候下了船,去了倒悬山,再偷偷摸摸拿去齐先生赠予的山水印,轻轻一盖。
他有无无意地轻轻跺脚,隔绝了此地与外边的联系。
怕当然怕,但是绝对不会怕到一听名字就打颤的地步。
老蛟啧啧笑道:“可惜了这方印章,能够挡下玉璞境剑仙的全力一剑,可不是一只破鱼篓能比的,小家伙,这会儿心不心疼?”
金袍老蛟眯起眼。
陈平安摇头道:“我家里没亲戚,也没有……一个师父。”
金袍老蛟愣了一下,“你是说宝瓶洲背部上空的那座骊珠洞天?若是灵气盎然的头等蛇胆石,对于我们而言,不亚于一块斩龙台对一名剑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