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传道人传道
孙嘉树这一晚,本该要宴请一位东南大洲的某位大人物,可是年轻家主临时起意,让内城孙府推掉这次接风宴,虽然很不合适,以至于那边的管事破天荒提出了异议,但是孙嘉树没有任何解释,在书房已经掐断老宅与孙府的联系,然后去往后边的小祠堂。
那边的管事有些束手无策,孙氏元婴老祖不愿孙府为难,已经百年光阴不在孙府那边现身的老人,亲自向那位管事面授机宜,这才让孙府上下吃了一颗定心丸。
之后一番沐浴更衣的孙嘉树,独自站在祠堂内,敬香后,如同面壁思过,沉默不语。
祠堂除了灵位,墙上还悬挂有一幅幅孙家历代已逝家主的画像,多是如今孙嘉树这般不起眼的装束,这一代孙氏家主之位,属于爷传孙的隔代传承,孙嘉树爷爷在卸任家主之后,就去游历中土神洲,当年孙嘉树以弱冠之龄,继承如此大的一份家业,孙嘉树这些年可谓甘苦自知。
孙嘉树望着那些挂像,有人在家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有人开辟出新的商路,有人为家族结识拉拢了上五境修士的至交好友,有人一生碌碌无为,连累孙家在老龙城抬不起头,有人决策失误,害得孙家不断让出外城地盘,祖宗家业不断被蚕食分割,有人误入歧途,潜心修道,家族大权旁落外戚之手……
孙嘉树很想知道将来自己被挂在墙上,后世子孙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是振臂奋发的中兴之祖,还是埋下家族祸根的罪魁祸首,亦或是一个错失千载难逢良机的蠢货?
夜幕深沉,那位元婴老祖缓缓走入祠堂,沉默许久,终于开口安慰道:“事不过三,你愿意选择相信那少年,赌
孙嘉树没有转身,依旧抬头凝望着一幅画像,点头道:“这一点,我已经想通了,并无太多心结。在押注这件事上,事情没有变得更好,也没变得更差,结果我能够接受。退一步说,我孙家还不至于少了一位未来元婴境,就要死要活。”
孙氏老祖欲言又止,涉及到孙嘉树的大道根本,哪怕是他,也不好随便询问。这就像孙氏祖宅三位供奉,不管与孙嘉树个人关系如何好,再好奇那名少年的境界修为,也绝不会主动开口问,而只是当一个乐子在那边猜测。
苻畦双手负后,抬头望向那个步步登高的清瘦身影,微笑道:“我看好你之外,她的意见,哪怕只是一句无心之言,还是最重要,形容为一锤定音也不夸张。老龙城苻家有些人和事,你目前无法接触,但是接下来你会了解得越来越多,宝瓶洲山巅的真正风景,也会逐一呈现在你眼前。”
坐上马车后,之后反而是陈平安在为车夫指路。
陈平安问道:“孙嘉树,这是为什么?”
宝瓶洲形势如何有利于大骊宋氏,不等于有利于他宋集薪,不提他跟庙堂重臣、柱国功勋们毫无交集,长春宫还有一个同胞弟弟,以及一位死心塌地偏爱幼子的娘娘,当初他去了一趟长春宫,名义上是骨肉分离多年,儿子认祖归宗后,应当主动问候娘亲,但是不管那位娘娘在长春宫,表现得如何伤心,宋集薪内心深处,发现自己很难感同身受,就像在看一位陌生人在那边痛彻心扉,而他毫无恻隐之心,宋集薪当时就像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木头人,除了挤出一点泪水,跟那位被打入冷宫的权贵妇人,就再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是她问一句,宋集薪答一句,不像是母子重聚,反而像是一场生搬硬套的君臣奏对。
郑大风百无聊赖抽着旱烟,实在不知道老头子为何好这一口,根本没啥滋味嘛。时不时斜眼瞥一下那个沉闷少年,月有阴晴圆缺,盈亏自有定数,随着骊珠洞天的破碎下坠,如今这小子的运道不算太差了,只说陈平安这次进入老龙城的时机,若非大骊渡口和云林姜氏的先后到来,苻畦未必会如此好说话。
而且最奇怪的地方,是苻畦在登龙台脚就停下身影,只让那位客人独自登上高台。
那只五彩鹦鹉默默转过身去,用屁股对着宋集薪,然后来了一句,“你大爷!”
郑大风脸色越来越凝重,已经顾不得抽旱烟,“齐先生怎么可能会错?!”
就这么简单?
阴神下意识攥紧拳头,死死盯住那个几乎要心神崩溃的郑大风,这尊阴神好像在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悍然出手。
两人一前一后,默默走回孙氏祖宅,陈平安果真挎好包裹,就凭借记忆,走上那条黄泥土路。
就像现在这样,宋集薪转过头,空荡荡的廊道,只有不识趣的笼中鹦鹉在那里说着人话,还是拗口晦涩的老龙城方言,宋集薪转身走到鸟笼前,用手指重重敲击竹编鸟笼,“闭嘴!”
那尊阴神浮现在他身侧,他早已遮蔽了院子这一方小天地的气象,不会有任何声音动静穿过那道门帘。
因为车厢内多出了一尊阴神,正是灰尘药铺外出现的那位,自称姓赵,陈平安便尊称为赵先生。
一路行去,宋集薪欣赏着苻家精心打造的山水园林和亭台楼阁,看多了,便有些无聊。以前他在小镇那些街巷瞎逛,不管身边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