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观瀑
完毕!”
崔东山仰起头做泪流满面状,喃喃道:“世间竟有此等无情无义的先生。”
崔东山接过几张轻飘飘的银票,一脸的伤心欲绝,突然眼中浮起一抹希望神采,“宝瓶,你小师叔有没有提及春联的事情,我写的,先生可曾在大年三十张贴起来?你再仔细翻一翻书信,万一有所遗漏呢?”
剑水山庄深山之中,声势惊人的瀑布,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
于是三人吃了个不软不硬的闭门羹,张山峰问徐远霞,能否给点银子,让那位管事通融通融。
龙泉郡迎来了一支车队,绝对是稀客。
崔瀺不理睬他,自顾自说道:“陆沉离开浩然天下之前,找到了他,在竹楼内交上手了,你应该清楚,以他那种练拳练到走火入魔的份上,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知道武夫十境的道,与十三境甚至十四境练气士的道,孰高孰低,就算低了,又到底相差了多少。所以哪怕是面对道家一脉掌教……”
宋集薪这才开口说道:“整个大隋是什么价钱,说来听听,以后我有钱了,说不定会买。”
宋集薪冷笑不语。
少女老老实实坐在原地,姿势依旧,置若罔闻。
陈平安站在深水潭旁边的一座精巧水榭中,在想一个问题。
崔东山躺着翘起二郎腿,唉声叹气,“大隋皇帝也是个有魄力的,忍辱负重,肯受此奇耻大辱,跟大骊签订这桩盟约,大隋弋阳郡高氏,就要因此龟缩百年,寄人篱下,让出黄庭国在内的所有附属国,眼睁睁看着大骊铁骑绕过自家门口,一路南下,奠定宝瓶洲自古未有的大一统格局。”
两人见面之后就没有任何言语交汇,只是下了一盘棋,最终改名为崔东山的少年,棋输一着,只是少年心情不坏,嬉皮笑脸地独自复盘。
李宝瓶双臂环胸,盘腿坐在长凳上,摇头道:“小师叔没给你写信。”
崔东山叹气一声,伸手轻轻捶打心口,“看到你这副可怜模样,公子我心如刀割哇。”
红袄小姑娘一瞪眼,李槐缩了缩脖子。
崔东山仰面躺在席子上,摸了摸额头,仿佛现在还隐隐作痛,是给李宝瓶那个臭丫头拿印章拍出的心理阴影!
崔瀺点头道:“虽然出了点小意外,但是不妨碍大势,乱局已定。”
一群人只得乖乖坐正,洗耳恭听。
稚圭很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
崔东山悻悻然收回手,重新一屁股坐定,长吁短叹,只觉得生无可恋。
李宝瓶蓦然哈哈一笑,从信封里抽出几张大骊老字号钱庄的银票,“方才在我的信上,小师叔有交代过这件事,我给忘了读,喏,拿去,小师叔说欠你的两千两银子,还你了。崔东山,以后你不能赖账,说小师叔没还你钱,我会给小师叔作证的!”
小姑娘先读过了小师叔给她写的那封信,读得抑扬顿挫。
张山峰笑道:“实在不行,徐大哥你在大门口耍一套刀法,咱仨保管立即成为座上宾。”
李槐纳闷道:“李宝瓶,反正陈平安差不多是人手一封信,你直接把信纸交给咱们,不就行了?”
老崔瀺脸色肃穆,接过少女谢谢战战兢兢递过来的一杯热茶,缓缓喝茶,看也不看棋局。
崔瀺喝了口茶,缓缓道:“没有。他事后走出落魄山,在小镇像个寻常百姓,忙着购置文房四宝,我找到他的时候,他说在那处小洞天内,陆沉以玄妙道法,祭出了多达十位的十境武夫,为陆沉所用,试想一下,一人双拳,被十位历史上的十境武夫围困,明知必死,你会不会出那一拳?”
李宝瓶收起所有信纸,装入信封,“信我都先帮你们收着,免得你们弄丢了。散会!”
崔东山不断弯腰捻子收入棋盒,没好气道:“还用问?崔瀺什么脾气性格,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一百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
车队人马来自大隋官方,虽然轻车简从,并未大张旗鼓,但是在大骊庙堂中枢还是掀起了大风浪,以至于大骊方面的迎客队伍中,有两位上柱国,分别姓袁和曹,还有出身山崖书院的礼部尚书,以及数位京城大佬,无一例外,都是大骊皇帝的嫡系亲信,郡守吴鸢身处其中,实在不起眼。
崔东山在崔瀺离开院子后,一路在竹席上翻滚着来到门口。
崔东山一个跳起身,跑到少女身边,一脚狠狠踹在少女屁股上,踹得少女整个人摔入院子。
李宝瓶咳嗽一声,小木牌挂在脖子上,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信封。
崔东山收起银票,斜眼道:“银票不碍眼,你小子碍眼。”
然后小心翼翼折好信纸,放在手边,从信封里抽出
那位楚姓老人在走出一段路程后,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山中远方的瀑布方向,自言自语道:“这背剑少年,难道是一位返老还童的大宗师?”
于禄和谢谢走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