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负剑南渡
统的玉女,仅此一人,跟她有丁点儿香火情,可就是天大的福缘了。山上山下,谁敢不卖神诰宗朋友的面子?何况还有个风雷园的刘灞桥,所以那些搁在家乡王朝都不容小觑的人物,对其貌不扬的背剑少年,一个个愈发热情,甚至还有人主动递交了制作华美的名牒,把陈平安臊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
用一支普通玉簪子换来的飞剑“十五”,作为可遇不可求的珍稀方寸物,不起眼的“方寸”之间,长宽高都跟那把取名为“降魔”的槐木剑差不多,陈平安喜欢得一塌糊涂,如今以心意御剑略微熟稔,装东西取东西,已经熟能生巧,那种掌心凭空多出物件的感觉,已经让陈平安这个泥腿子小酒鬼,觉得比喝酒微醺的感觉还要好了。
陈平安摇头道:“不可以耽搁,必须马上走。”
老人爽朗大笑,抱拳道:“鲲船一年一次往返三洲,只能提前恭贺魏大山神!下次若是无法准时登门庆祝,事后也定然会略备薄礼,还希望魏大山神别推辞啊。”
一些尚未刻字的小竹简,小刻刀。
但是临近梧桐山顶渡口的时候,魏檗轻声笑道:“陈平安,这种看似很真诚的和和气气,其实都是假的,可以不拒绝,但是别太当真。如果我魏檗还是棋墩山的土地爷,想要跟他们说上一句话都难。当然了,能够这么一团和气,终归是好事。”
魏檗笑眯眯道:“这么客气啊?”
魏檗故作闺阁女子的幽怨状,“朋友之间提谢字,多伤感情,这就跟男女之间谈一个钱字,是一样的。”
陈平安顺着众人视线望去,一头庞然大物从云海之中破开,缓缓向梧桐山这边滑落。
魏檗气笑道:“陈平安,这就没劲了啊!”
魏檗装模作样在那里翻袖口。
陈平安咧嘴而笑。
陈平安忍了忍,最终还是没有忍住,“魏檗,小镇是不是很危险?”
陈平安哈哈大笑,拍了拍腰间的酒葫芦,“这就够了!”
如剑入鞘是一样的道理。
老人冷哼道:“孬!”
就像一想到今天明天、以后都不用练拳,既有一丝人之常情的庆幸,但更多还是心里头空落落的。
陈平安恍然大悟。
陈平安愣了愣,随即笑容灿烂道:“现在还我钱,还来得及。”
梧桐山的渡口边缘地带,是一座刚刚建造完工的高台,以清一色的洁白玉石筑造而成,已经聚集了数十号打扮各异的练气士,还有一些装束鲜亮的妇孺老幼,后者应该都是买下山头后、前来观摩的仙家势力,如今便要打道回府了,两拨人看到了魏檗和陈平安,还是主动上前热络招呼,魏檗对每个人的姓名、家族如数家珍,待人接物,滴水不漏,让人如沐春风。
一些个国力雄厚的王朝,当然也有承载练气士远游四方的渡口,但是“渡船”多体型较小,登船乘客有限,货物吞吐量远远逊色于这种北俱芦洲独有的鲲船,鲲船载人只是生财有道的小头,主要还是贩卖从各处搜集而来的天材地宝,还会有各色奇珍异兽。而鲲船也分三等,
经历过三境的锤炼之后,陈平安每天都在鬼门关打转,对于吃苦一事,实在是当成了家常便饭。
背负双剑,降妖除魔。
光脚老人在屋内盘腿而坐,言语之中带着愤懑,“不再考虑考虑?”
陈平安转头望去,这趟走得太匆忙,没办法去泥瓶巷祖宅了,甚至连爹娘坟头没不好去,陈平安若说心头没有遗憾,肯定是假的,但是没办法的事情,就是没办法。陈平安知道轻重缓急。
文圣老秀才赠送的几本儒家典籍。
魏檗乐见其成,笑得高深莫测。
魏檗笑眯眯道:“不敢当不敢当。”
一艘鲲船,能够跨洲浮游千万里,而且这个“千万里”绝不是虚指。在龙泉郡梧桐山建成这座崭新渡口之前,整个宝瓶洲北方都没资格让鲲船降落停靠,只有南涧国和宝瓶洲最南端的老龙城两处,有渡口以供鲲船靠岸。
阮秀站在栏杆旁,轻轻挥手。
这番场景,羡煞旁人。
阮秀自然不会当真,但还是开心笑了。
要知道自己此次出门南下送剑,算是杨老头,阮邛和魏檗三人联手布局,其中杨老头是金色香火小人的缘故,跟陈平安,或者说准确说来是跟齐先生做了一桩买卖,要帮着陈平安远离是非之地,至于其中缘由,何谓“是非”,因为之前就有李希圣“此地不宜久留”的说法,陈平安对此深信不疑。
关于陈平安的南下远游,魏檗用轻描淡写的语气一笔带过,说是陈平安在南边有个亲戚,顺便去探望几个朋友,比如南涧国神诰宗的贺小凉,还有风雷园的刘灞桥。陈平安听得满头冷汗,这哪跟哪啊,如果说拜访亲戚是个正当幌子,那么随便跟那两位道姑和剑修攀交情,陈平安实在是难为情,与贺仙师在青牛背那边是有一面之缘,可他只不过送了她一块蛇胆石,跟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