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起
他是先帝六子,虽是中宫嫡出,却并不怎么受先帝重视,是而夺嫡之战他登上至尊之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陆威略略思量,“不管陛下想要做什么,臣定追随陛下,万死不辞。”
司宸轻笑,“有爱卿一句话,胜似千军万马。”
“朕闻陆爱卿有女欲参选入宫?”
“回陛下,小女至今二八,正适龄。”陆威猜不透这位皇帝的心思,如实道。
“如此,朕倒是可以给陆卿一个恩典。若陆小姐不想入宫,朕可为她做主指婚。”司宸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爱卿以为如何?”
陆威虽然是个武将,不懂心机,但文臣的那些花花心思还是明白一点,皇帝这么说分明是给他挖了个大坑!
不入宫,便是瞧不上皇帝;入宫,又拂了皇帝指婚的好意。
当下,陆威进退两难,只得硬着头皮拱了拱手,“陛下,臣那不成器的女儿被臣和夫人给惯坏了,极其顽劣,主意甚大,不若臣回去问了她的意见,才好给陛下回话。”
司宸显然意外这个回答,想了想同意了。
“臣告退。”
陆威回府后,第一时间找了陆姒卿,与她说了皇帝的那番话。
陆姒卿拔出手上的剑,“爹,树大招风不是没有道理的。陛下此举既是警告也是试探。除了入宫,没有其他选择。等打完了仗,我便入宫吧。”
陆威点点头,“为父也是这么想的,陛下年轻,需要手握军权的武将支持,咱们陆家向来忠君,不有二心,你入宫,也是极好的选择了。”
“伴君如伴虎,武将手握兵权,向来最受君王猜忌,有女儿在后宫为妃,总还是会安分点的,陛下虽二十又一,却并不缺乏心机,女儿在宫里,才是我们陆家最大的保障。”
“我随父亲一同去吧。”陆姒卿擦拭着剑,“女儿自小就想去战场,此番倒是是个机会。”
“荒唐!”陆威轻斥,“简直胡闹,你当战场是什么?不是你去玩闹的地方!”
“女儿知道。可父亲也该知道,女儿自幼随您习武,一直都想在战场上搏杀,保家卫国,本就不喜欢被困在那后宅里,您就让女儿去吧。”
“你……”陆威指着陆姒卿,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个女儿啊!
“父亲!旁人不知道也就算了,您是知道女儿的本事的!”
“我真是把你惯坏了,那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陆威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好,就算我同意你去,你母亲那边你又该怎么交代?你又以什么身份去?”
“母亲那边好说,就说父亲要上战场,女儿为父亲祈福,自和父亲禀报去了护国寺;至于女儿的身份,就女扮男装,称作陆家军最近被您提拔上来的人好了。”陆姒卿吐了吐舌头,“父亲觉得如何?”
“那选秀大典呢?你又当如何?”
“父亲安心,选秀既是为了陛下而选,当然要陛下亲自阅过,可陛下又要御驾亲征,肯定要暂且停了,等陛下回来再继续。”
“好,那就依你所言,明日,你就带着行李,去护国寺。”
父女二人在此刻达成了共识,瞒着陆夫人做了一个决定。
而这个决定,改变了陆姒卿本该平淡的一生。
翌日,宣昭帝下旨,御驾亲征,命骠骑大将军陆威,辅国大将军谭汕领兵随行,择日出兵,至于朝政,则由左相全权处置,实在拿不准主意的则快马送至边关交于皇帝处理。
至于大选,不出陆姒卿所料,今上口谕,为着出征,国库尽量节省银子,暂且搁置,等战事毕后再议。
这么一来,不少人打着让姊妹,女儿进宫的主意算是打了水漂。
不出司宸之料,朝野上下群臣反对,司宸一派大臣力争皇帝亲征,后以圣旨既下,断无收回,君无戏言一说才平息众臣言论。
下朝之后,司宸单独留下了陆威和谭汕,一番商议后,两位大将军出宫直奔军营点兵,命将士们即刻收拾随军行李。
陆姒卿早在昨日晚间就收拾好了行李,待前面人传话陆威回府,便带着寒露霜降去了正厅。
“父亲,母亲。”
孟南絮脸色不太好,想是因为陆威要出征,一夜没有睡好的缘故。
“母亲,父亲不日就要出征,女儿没有别的法子,却也想尽一尽自己的心力,女儿想去护国寺,为大胤,为陛下,为父亲祈福,直至父亲得胜归来。”陆姒卿盈盈拜下,道出自己的想法。
孟南絮看了眼陆威,陆威正心虚的盯着地面不敢看她,孟南絮只当是陆威因为要出征的事对自己心有愧疚,却也说不出什么责怪的话。
陆威是将军,食君俸,出征是为了大胤的子民,合情合理,她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至百姓于不顾。
“去吧。”孟南絮扶起陆姒卿,“好生为你父亲祈祷平安。”
“母亲放心,女儿明白。”陆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