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的死亡
在警察询问时间过去后,叶澜走出了房间。
“怎么样?”黎岳在离房间不远处的地方,靠着墙壁,在叶澜出现的第一时间他直起了身,向叶澜走了过去。
“从警方嘴里,得到了一个很了不得的情报。”叶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讽刺,她说,“这次报案的人是我。”
“你不是一直和我呆在一起吗?”黎岳不觉皱眉,叶澜如果有报警这一举动,他不可能不会看见,那么明明叶澜没有报警,为什么警方说报警的人是她?
“更让人吃惊的还在后面呢,报案的人不止一个,警方的说法是大约十一点十分左右,丽施向佣人求救,说她发现父亲被杀,丽施让她报警并找医生帮忙。”
“佣人?”黎岳的眉头皱的越发紧了,都可以看见明显的“川”字,黎岳记得慕聆歌在NG之后,重新进入波顿家的别墅后,已经将除了她之外的人都赶走了,为的就是配合叶澜的计划,所以说案发的时候,整栋别墅除了慕聆歌和扮演波顿先生的人,没有第三个人,那么这个佣人又是哪来的?
疑点还不止这些,黎岳想起在叶澜被传讯之后听到的话,“在你警方叫去谈话的时候,警方已经传讯其他嫌疑人了,这些人除了我,你妹妹还有就是今天拜访波顿的约翰,以及波顿先生的堂兄弟威廉,这些嫌疑人中,并没有和你一起报警的佣人。”
难道……她是凶手?
在收到叶澜疑问的眼神之后,黎岳暗暗摇头,他上前一步,扶正叶澜背后那些有点歪了的画框,在靠近叶澜的瞬间,低声在她耳边说了什么。
叶澜扭头,用眼角的的余光,瞥了一眼身后的画框,它在自己被警察缴入房间之前,明明是好好的,怎么现在突然歪了呢?
联想到黎岳刚刚的举动,叶澜基本上确定,这个画框是被黎岳弄歪的,目地就是利用“扶正画框”这一动作,向自己传递情报。
如果用演戏来举例,黎岳的行为,就是不被镜头拍到的盲点,既然是盲点,自然不会导致NG,刚刚黎岳在叶澜耳边说的是,“NPC。”
在叶澜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中,唯一被众人用NPC代称的,只有邦尼夫人那种,引导众人得知他们扮演角色的人,叶澜不由联想起,她见到的警察和邦尼夫人一样,用变声器改过的声音,难道NPC的意思是……报警的佣人也和他们一样!
等等。
邦尼夫人真的只是起到让自己,了解扮演角色这一作用吗?叶澜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如果邦尼夫人只是在扮演她的角色呢?
叶澜他们没有剧本,不代表邦尼夫人那群NPC没有剧本,如果NPC按照剧本上,所写的表演进行下去,那么即使叶澜在案发现场,到了佣人该“上场”的时候,他也会按照“剧本”去报警,把剧情进行下去。
这就是叶澜为什么没报案,警方却说报案人是她的原因,无论叶澜他们怎么挣扎,剧情都在沿着历史的轨迹,像是一个巨大的车轮一样,将他们的反抗全部碾碎。
这就是为什么邦尼夫人总是重复着,“你答应我的东西该交给我了吧。”这句话的原因,因为她的戏份只到这里,即使叶澜再问,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群众演员所拿到的剧本,只有他们要说的台词,至于之后的东西,他们怎么可能知晓。
“因为我们三个距离案发现场比较近,所以很快赶到了,其他的嫌疑人可还要等一段时间才到。”黎岳在扶正画框之后,漫不经心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等一段时间?
叶澜不觉向自己的腕表望去,是的,时间。
正常案件确定嫌疑人,最少也应该有一段调查的时间吧?
确认犯罪嫌疑人又不是叫外卖,打个电话就叫来了,还是只要你下单,我就马上打包的急送,然后我们警察同志在打开包裹,拆开便当盒之后,挑挑捡捡,把自己不喜欢的菜丢掉(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不在场说明,缩小嫌疑人范围),最后留下了每个便当都会具备的王道白(fan)米(ren)饭!于是,在一顿饭的时间内,这个案子就破了。
注意,这不是吐槽,而是事实。
试问,哪个电视剧抓到犯人,不是一顿饭的时间,你见过谁家拍摄警察几天几夜的蹲守行动的,就算是纪录片也是有剪辑的。
叶澜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九点十五分,而波顿家挂钟的时间则是十一点二十五分,现实的时间和拍摄场景里面产生了不对等,叶澜他们受到了血字的误导,以为躲过了死亡时间,慕聆歌就会活下来,其实错了!
只要这一场景开始拍摄,场景中的挂钟指向九点三十的时候,慕聆歌就必须死。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别墅在没有人进出的情况下,慕聆歌会身死的原因,因为这是异常不需要凶手的谋杀,它所需的只是展现波顿夫妇已死的场景而已。
这一刻,叶澜终于明白三扇门关于凶手的提示是什么了,最后那个选择你怀疑凶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