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叛乱
陆子吟的判断并无错误,他不相信安南的地方势力会坐以待毙,许多人在莫敬典政变的时候,还处于懵逼状态,压根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结束,大明即将接管这片土地。
这些人是最反对大明的,倒不是他们多恨大明,而是大明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有极大的坏处。
大明的强大,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困扰,他们宁愿这片土地继续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也不希望大明插手。
大明的税赋也好,对土地的政策也罢,都让他们又爱又恨。
若是黎朝比莫朝更先倒向大明,他们早早地就会投靠黎朝的怀抱。他们不在乎谁是国家主人,他们在乎的是统治国家的人是否会给予自己一定的特殊待遇。
他们要延续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可以继续鱼肉乡里。
在他抵达升龙城的同一天,位于清化的一些地方势力跟黎朝军队混在一起,他们都很紧张。
陆子吟到来的消息并未传到清化,但海瑞所做的一切,却让整个清化都衙役起来。
没人知道大明什么时候到来,但人人都知道大明军队一旦到来,清化会变成另外一个升龙城。
“今天动手吧,他们只有五百人。”
一盏油灯底下,一张胖乎乎的脸上闪
过厉色,那人咬牙切齿:“我的堂哥已经被大明处决,他们在升龙城滥杀无辜,明明他们已经加入大明,却被算了旧账。”
“大明的人都不可信,一旦让他们真正占据这些土地,只怕是清算百年前的旧事。”
大明在安南建立统治并不长,随着成本激增,几个贤臣便将土地拱手相让,这才有了安南大越存在。
大明将其称之为安南,他们自己则称自己为大越。
“那就占据清化。”
另一个人开口,他是本地人的代表,一点也不希望大明的人占据清化,只可惜黎朝投降太快,莫朝这一个老兄弟也在比赛投降。
半岛上面的两个国家线后投降,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说到底,他们对地方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国家却是毫无影响,反而是被压榨的一方。
但作为地方势力,他们可以将一切转嫁给百姓,趁势获得更多的资源与土地。
大明的土地政策让他们愤怒不已,穷人不会因为土地少而受到惩罚也就罢了,富人居然因为土地多,需要缴纳更多的税赋。
这合理吗?
对地方的地主而言,大明所做的一切,不亚于要断自己的根。
自家要是能够遵纪守法的话,根本起不了家,更没万贯
家财。
哪怕是安南这样的地方,水田仍旧不是多数,时常发生的洪水轻而易举就会将一个村落摧毁,连带着村落当中的百姓,也损失惨重。
大家族拥有的是旱涝保收的好地以及官府授予的税收权利。
安南官员同样无法将自己的触角伸入乡间,地方税赋更多时候是地主帮忙收拢,送到县中。
这种时候,往往朝廷规定的税赋是拿不到的,国王要七成,地方也要七成,就只能压榨百姓。
而这只是国王跟官员的分钱法子,地方势力还能捞一笔。
无论是大小斗,还是粮食干湿,亦或者朝廷规定的赋税上还得另外缴纳,这些都是手段。
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哪怕是黎朝莫朝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的时候,他们还能向大明出口大量粮食。
现在粮食贸易中断,安南的粮食都被大明收购,府库也被暂时封存,为的就是赈济灾民。
无论是以工代赈,还是赈济灾民,都需要大量的粮食。
他们决定造反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明收购粮食的价格降低,他们不需要海运,对粮食的迫切程度降低,准备在安南赈.灾。
赈.灾也就算了,降价那是人能干的事情?
凭什么自己为了那些贱民降价?
哪怕大明没有勒令降价,可士绅们却是已经嗅到了空气当中的肃杀,他们意识到自己跟大明之间必须有一个人屈服。
他们便下意识的想要重演百年前让大明退却的战争。
不得不说,这些人比他们北方的邻居要强得多,大明士绅已经丧失了武装斗争的勇气。
但安南的士绅有这个勇气,他们很快便集结起来军队,准备趁着夜色夺城。
士绅士绅,自然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城外,倒不是他们不局住在城内,而是他们要么当官在外地,要么是在乡下打理家产。
加上这是小农经济的时代,大多数的贸易是不需要去城市的,在乡镇就能进行。
黑暗当中,有士绅集结的军队正在进发。他们说是士绅,事实上掌控地方经济,以及军队。
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每一个士绅都能凑齐数百甚至数千军队保护地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