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居然是他
“一万头牛估价七十万两白银!”在场的人纷纷瞠目,那是一个他们不敢想的数目。正在来说,一万头牛怎么也得一百万两银子往上走。
“小掌柜,是不是估算错了?”有人迟疑,忍不住问道。
陆子吟从善如流,这一数字只是随口一估,并不准确,但却是一种讯号。不管这一万头牛估算多少银子,对方都得存入一定数目的钱进入钱庄当中。
这些牲口则会流入大明腹地,让大明的牲口短缺,得到缓解。
“错?估算的价格,只是估算来的。剩下的可以到货之后支付,钱我公主钱庄不缺,牲口我大明陕西行都司不缺。现在缺的是商贾,愿意将牛羊牲口运输到南方。”
“运输?”
听到这话,在场的商贾们对视一眼,犯起难来。
大明现在什么都缺,官道根本无法的快速运输物资。自古以来大宗商品贸易都是通过船运。
汉唐都城起初都在长安这样的心腹之地,随着时间推移,不得不迁移到洛阳,为的就是贸易。
无论是长安洛阳,还是京师南京开封,都需要大量贸易。
无数物资从全国各地运输而来,最方便,最便宜的就是航运。
大明朝的黄河是可以通航的,是京
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问题依旧险峻。
“这下麻烦大了,买了这么多牲口,没办法运输南下,单单京师左近,根本消化不了。”
“就是,百万牲口,短时间怎么也卖不掉。”
“眼馋也没用,几百头还能消化掉,上万头肯定会消化不良。”
商贾们议论纷纷,他们讨论的并非是买不买,而是买多少。
百万头牲口数目庞大,平摊到每一个商人名下,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以京师为重心,不断扩散,也有一个限度。
距离京师越远的市场,运输成本越高,想要获利也就越难。
除非海贸。
“诸位着什么急?”
陆子吟起身,环视身前的商贾,拍拍手道:“天津卫的港口正在新建,诸位若是有心,大可从天津卫出海,南下山东,江浙。”
陆子吟指出一条明路。
相比陆路运输,海贸更容易控制一点。何况大明的海贸,只是沿海航行罢了。
“海贸,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就是,七八十人能赶千八百头牛羊已经不易,一艘货船,少说也能装载两三千头牛羊。”
“海贸?江浙倭寇作乱,海贸只怕有些危险。”
老何有些忧虑,大明现状没人
逼他们这些有关系渠道的商人更清楚。
大明现在内忧外患,外患倭寇在东南劫掠,运输远远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
“敢问这位大人,若是有倭寇劫掠,又如何是好?我等商贾,可无法保护自己。”一个年轻商贾拱手后将所有人的疑问说出来。
他们回过味来,眼前人既然说海贸,那应该是有办法保证海贸,而不是空口白话,来忽悠自己的。
“大明有海军,可以护卫你们。”陆子吟直言不讳,东南沿海战事没有任何进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海军正在训练。
戚继光等人的新军,还没有投入战斗当中。
大明在江浙,登州,福州打造的战舰还未下海,还未使用。
“可最近一年,我大明东南沿海屡次出现倭寇作乱,海商有记载的有五次被劫掠。我大明海军却从未出现。”
江浙海商的供应商钟越知晓一部分内情,他是江浙海商一系的人。
硬要算上走私的海商,这一数目还得添一个零。
但走私就是走私,不出事的时候你好我好,出事之后没人敢报官,更不敢在胡宗宪跟张居正的眼皮子底下送把柄。
江浙海商只能将牙齿打碎,往肚子里面吞,不敢报官,只能怀疑这里面陆子
吟一系的人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不是陆子吟指使的!
谁让陆子吟现在是开海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主导了大明开海,一是为了应付倭寇,平海内贼寇;二是为了赚取海贸的庞大利益。
现在听到陆子吟提及开海,他不免提醒东南近况,将一盆冷水泼给在场众人,提醒他们海贸有多危险。
“最近半年,我大明官方登记的商船四百五十一艘,就按各自出海一次来算,不过是千分之十的概率,若是你愿意购入钱庄与我大明海军签订的保险条款。在固定时间,我大明海军将护送商船南下,最远可以抵达广州港。”
“每一次航行同样只需要千分之一费用,一旦被倭寇海盗劫掠,我公主钱庄,尽数赔付,诸位以为如何?”
陆子吟不怒自威,他虽然年少,却身居高位,此刻说出来的话对寻常人而言有如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