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发售周边
何新城把顾虑也一并跟他说了,末了,感叹道:“俞先生就当我在开个玩笑吧。”毕竟这本书还要销往沪上,同刘于蓝的电影上映有莫大的联系,他不能这么任性。
俞珩沉吟着,慢慢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何先生感不感兴趣?”
“你说。”何新城虽然不信有他什么好办法,但不妨碍他的态度。
俞珩微微笑着,手指了一下楼上:“我们办公室聊?”
何新城这才意识到他们一直在这一楼大厅站着,颇不好意思的引着俞珩上楼。
何新城的办公室布置的很雅致,两人在沙发上坐下。
“小王,把我最好的茶叶拿出来,给俞先生上茶!”
“欸。”
吩咐完手下,何新城才转头问道:“俞先生有什么办法?”
“我们可以出一个普通版和一个精装版。”俞珩微笑着。
“什么意思?”何新城喃喃着,不会又是个字面意思吧。普通.....精装.......他突然灵光一现:
“你的意思是我出版一个没插画的普通版和一个有插画的精装版?”他激动地问道。
俞珩点了点头,这年头能把生意做大的都不是普通人,脑袋一转就明白过来了。
“可是,”何新城犹豫道:“仅仅加了插画就能让人们放弃便宜而选贵的吗?”他知道能读的起书认识字的都不会是什么穷人,但两相比较下,肯定是普通人的市场更大。
俞珩摇头,淡淡的道:“两本书的定位不一样,不一定是对方比较的对象。比如说,一本普通装卖价一块大洋,这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价格,但如果一本书卖十块大洋呢?可能他们考虑都不会考虑。”
“十块大洋?”怎么可能!饶是何新城在出版界浸淫多年,都被这个价格吓到了。
“不行,绝对不行,仅凭插画是不可能做到卖十块大洋的。”这话刚说出来,他心里突然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眼睛突然亮起来了:“你是说......”
“没错。何先生不愧是在整个北方出版业都赫赫有名的人。”俞珩夸赞道。
“精装版最好是和普通版隔一段时间发行,因为精装的定位除了更舒适的阅读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收藏价值。”
“所谓精装,便是一切都精致,用最好的纸,最好的封皮,还要同普通版区别开来,不仅是插画,还有精致的封皮,内附的一些周边,都可以,全凭何先生的想法。”
何新城认真的听着,手无意识的在椅子上划动,他敏锐的捕捉到了关键词:“周边?又是何意。”
俞珩解释道:“比如林濛拜入青云宗时得到的宗门令牌,他用的松文古剑之类的,我们能够仿照出样子又有很高人气的东西,都可以以周边的形式售卖出去。”
“不过最好控制量,弄一个限量版比较好卖。”
见何新城听的聚精会神,眼冒精光,俞珩顿了顿,慢悠悠的补上一句:“不过,所有售卖出去的周边,是要给我版权费的,哦,还有,精装版的书籍也要重新签一个合约。”
何新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哈哈哈,俞先生,我怎会是那样不知好歹之人?”不过他又正色看着俞珩,突然起身拜了一拜:
“俞先生之妙计让我受益良多,我欠您一个人情。”
俞珩连忙站起来扶他,笑道:“这也是为我自己谋钱财嘛,算不得什么,不过,这种事情极易模仿,《成仙记》周边一出来,其他作品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周边。”
商业模式嘛,自然是可以复制的,他也是再提醒何新城,不要太把这个放在心上,从而偏离了出版的正道。
何新城一笑,金丝眼镜下精明的光芒一闪而过。
“俞先生,我想要《成仙记》周边的独家发售权。《新民周报》那边,不能有这项业务。”
“这是自然。”
嘉兴出版公司的体量还是很大的,别的不说,至少他们有厂,到时候置换一些设备,新的生产线就能造出来,批量制作周边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还有,嘉兴跟很多书店都有合作,会有固定的地方留他们出版的书,自己也有自营的门店,这就极大的方便了周边的出售,这几点《新民周报》就做不到,就算俞珩把周边的发售权给他们,他们也吃不下来。
“独家发售权其实很重要,以后其他的书的周边最好也是签独家。”想了想,俞珩还是嘱托到。
何新城点点头,他很想立刻行动,但还是按耐住心里的想法:“俞先生,今儿我做东,我们东兴楼吃一顿便饭,如何?”
俞珩推辞道:“多谢何先生美意,不过我近日来其实是有事相询。”
“哦?”何新城来了精神:“您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一定不在话下。”
俞珩道:“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他想出版一本书,但那本书有点敏感,所以托我来找找渠道,我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