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接风洗尘
昨晚把大纲整理了一下,今天就要着手开始写了。俞珩深呼一口气,提笔。
“明月高悬,人生多歧路。不过是一场连绵不断的阴雨,又或是许久不见的云层。老天爷总有办法对付这些穷人。
三毛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了。他自然不知道自己三天就被父母遗弃,他还傻乎乎地想,定是父母将他交给爷爷,让爷爷顾好他。
爷爷自然是爷爷。有时候别人会带着笑来问他,他就会这样说。
三毛总是有很多好奇心,比如:‘为什么我叫三毛?’他会摸着自己并不算多但不止三根的头发,疑惑的问。再比如:爷爷为什么会比别人少一条腿?
三岁时,他跟着爷爷一块上街乞讨,爷爷教他看见路过的人就说点吉利话,再把碗递上去。他就会好奇的问:‘为什么别人会给我钱呢。’爷爷说,是小姐先生的善心,他懵懵懂懂的记住了。
这种方法其实很不见效,他们的‘同行’们很是看不上。
三毛偶然路过一个大户人家过节,就见赖瞎子和他的一大帮兄弟们身伏于孙家门口,用头拱着地放声嚎啕,七八十号人,苦叫连天,其声哀极,其势颇凶。他便知,定是上门要钱无果,来这给人捣乱了。
爷爷并不喜欢这种方法,他说弄不好是要被打死的。三毛于是明白,捣乱是要挨打的。
四岁时,他跟在爷爷身后,嘴里唱着词,结果小姐停下了脚步,旁边的人上来对爷爷拳打脚踢。许是见他是个小孩,到底还是没有对他动手。
他哭着问爷爷为什么,爷爷只是说,事上还是好人多。”
俞墨兰念到这里,已经是泪眼婆娑,她自己是吃过一年没有钱的苦的,自然知道故事里的人有多不容易。
其实,俞珩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去同情乞丐,这个时代的乞丐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分门分派,各有奇招,其中能凭自身力气去过活的人大有其在,还非要抛弃尊严做这种事的人他并不理解。但他知道另一件事,在现在的华国,乞丐和贫民没那么容易区分出来。能找到工作的自然是不错,但工作不是天天都有的,难道就要这样饿死。
人都有活着的欲念。
“哥哥,这本新书叫什么?”俞墨兰翻着手里短短两千字,轻轻道。
叫什么?俞珩想起那个早就确定了的名字和他似乎已经日渐遥远的前世,道:
“就叫他《三毛流浪记》吧。”
正在二人谈话间,一名仆役走了过来:“少爷,有人找您。”这名仆役叫王成,原先就在他家,俞父罢官回家后就遣散了一干人等,前几日林秀连上街刚好碰到他在拉车,于是便将人带到了家里。
俞珩点点头站起身,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请他进来吧。还有,我不在家这两日还有别人来过吗。”
王成恭敬的道:“有的,不过少爷不在家,他们便说您回来了之后再拜访。”
“行了,你去吧。”
说话间,几人已经来到了正厅,两进的院子虽不是很大,但也有七八间房,俞珩住东厢房,俞墨兰住西厢,正房林秀莲居住。
不过今日林秀莲出门看门店去了,正厅里没人。
不多时,王成领着刘三匆匆进来。
刘三行了个礼,道:“俞先生,打扰了,我家小姐听说您舟车劳顿,辛苦的很,特请您午时赏脸来六国饭店聚一聚,算是给您接风洗尘。”
俞珩哑然,这是搞什么,他才走了两天而已,不过他还是道:“麻烦了。”
还是上次那辆小轿车,俞珩坐上去,难免又想起那个雪夜里的小孩,慢慢的思绪又飘到洪安和阿东他们身上。
他并没有给阿东他们钱,只是临走又买了五筐炭。
不管怎样,还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地度过这个冬天。
心里想着事,路程就快了,刘三将车停在一个金碧辉煌的饭店门口,下来帮他开了车门。
俞珩走进饭店,就有金发女侍者上前迎接,到了二楼的包间,张悦璃就坐在里面。
今天她穿着一身立领长袖朱色旗袍,整个人看起来明艳很多,俞珩不禁眼前一亮。
“俞先生。”张悦璃见他来了,微微颔首,请侍者进来点菜:“先生没来,我不敢做主。”
俞珩也没多说,拿过菜单一看,西餐。
张悦璃继续在那微笑着:“不知您吃不吃得惯。”
看见洋餐他也没什么吃饭的心情了,点了个意面就没点了:“张小姐今天叫我来只为吃饭?”
张悦璃低声告诉侍者按她之前的菜单上,侍者离去之后还很贴心地为他们关上了门。
她这才道:“当然是真心实意想要为您接风洗尘。”
“不过自然不是普通一顿饭了。”
俞珩有些紧惕:“你想干什么?”
张悦璃有些狡黠的笑了笑:“是想要俞先生一整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