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电影改编
“白璋,白兄弟,终于找到你了。”俞珩循声望去,刘于蓝揽着一个陌生人,正在向他走来。
“给你介绍一下,在整个北方都鼎鼎有名的啊,嘉兴出版公司的老板,何新城,我的老朋友啊。”
刘于蓝本家虽然在沪上,但在北平也有产业业务,这年头拍电影可不是光有技术就行了,钱,人脉是不用说的。
俞珩跟人握了握手,看来人确实是有备而来啊,那就聊。
百嘉电影院在北平只有一家店,实际上是不占到什么优势的,俞珩回忆了一下之前找他交换名片的那些人,很遗憾,没有一个做电影的。
那么,要么是没来,这个可能性比较低,要么就是看不上他。
刘于蓝虽然是导演,但名下也投资了几家电影院,只不过这个电影要上映主体肯定是在沪上,他自己也说了,《成仙记》在沪上不过是小有名气,要想靠电影赚钱,不难,可赚大钱就不容易了。
他很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不容易,但要看人怎么运作。
何新城微笑着,他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看起来很是儒雅,说起话来也一样,慢条斯理地:
“白先生,谁嫌赚钱多呢,您的《成仙记》有将近四万字了吧,我们可以先发行一部。”
俞珩摇摇头,直接道:“何先生,这事我做不了主,也不想做主,我把我总编找过来跟您聊。”说着找到了章新风的身影,和他招招手。
这个时代的作家一般是有自己作品的完整版权的,俞珩当然可以自己跟人家聊,但有完整的小说,很大概率会抢走一部分报纸的收益。章新风对他还不错,做人没必要这么背信弃义。
那边也知道这里有事找他,穿过人群就过来了,俞珩很直接:“总编,这位是......."话还没说完,章新风就握住了对方的手。
“何兄!唉呀,老交情了啊。”章新风是个聪明人,一看到出版公司的老板在这,哪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当即就攀谈了起来。
何新城主要是想把小说卖到沪上,和章新风其实没那么大的分歧,两个人聊了没一会儿就手搭着手,很是亲热。
俞珩在一旁听着,没有插嘴,他们只是定一个发行先后顺序,多少钱还是要和自己商量。
“章老板爽利人啊,下次有机会一定合作。”
“好说,好说。”章新风眯着眼,显然这个结果很双赢。何新城答应他会比报纸晚一步更新,这样其实也威胁不到他的头上。
谈完了时间,再来谈费用,何新城直接给了一个价:“一本五十大洋,一口价,怎么样。”
三万多字,俞珩在《新民周报》上只能拿最多三十大洋,这个价格很可以了。但是,对《成仙记》已经有了一点信心的俞珩摇摇头。
“我们不谈买断,谈分成。”
什么意思,旁边的三个人都疑惑的看着他。
俞珩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分成的概念,又道:“出版这方面我不太懂,章总编知道的多一些,你觉得多少分成合适呢。”
章新风皱着眉,这个分成确实很难办啊,除非对自己作品非常有自信,不然,下场可不太好。不过想到《成仙记》现在的火爆程度和《新民周报》攀升的销量,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幸好俞珩跟他们报纸搞的不是这个分成。这话要被俞珩听到了肯定要笑他,《新民周报》上又不止他一篇文,怎么给他分成。
刘于蓝已经听呆了,还可以这样?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既能减少出版社/电影院买版权的成本,又可以减少后续的风险,没理由不答应。
章新风在心里算了一遍,现在的书并不便宜,卖个一块大洋绰绰有余,三万字最多也就一块二,多了也难得卖。但同样的,成本也比较高,利润空间其实不是特别大。
“这样,卖出一本,分利一角,如何。”心里想着,嘴上可一点都不留情,开口就要了十分之一的定价。
何新城快速算了一遍,这个价格其实可以接受,就答应了。
谈完出版,再来谈电影,之前俞珩没要保底价,这下可不会客气,同刘于蓝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一张票分九分之一的利,但每部电影要另给三十大洋。
所有事情都谈完了后,大家心情都很好,合作带来的是共赢嘛。
就这样待到交流会结束,俞珩坐章新风的车回家,到家时夜已经很深了,然而林秀莲和俞墨兰还在等着他。
看到屋里跳动的光,俞珩心里一暖,有家的感觉真的很不错,他前世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种有家的感觉其实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有母亲和妹妹,还要什么女朋友。站在院子里独自感动着的俞珩,突然冒出了一个这样的想法。
我在想什么?什么女朋友?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俞珩归结为被张悦璃影响了,毕竟不管行为处事如何,人确实长得好看。摇了摇头没去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