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商量稿酬
俞珩看去,篮子内有大小颜色各异的头花十几种,胜在颜色还行,样式倒普通。
“一个多少钱?”俞珩拿起一个天蓝色的,想着很适合妹妹,不贵就买了。
“七个铜子一朵,十二个铜子两朵,多买多划算。”妇人看他衣着普通,便知这不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但神色又不显穷酸,这才上前问话。
却不想俞珩听完价格后瞳孔微缩,买不起!但很快他就回过神来,回忆了一下上辈子短视频刷到的讲价画面,不动声色的道:
“你这样式都不新颖,没我在店里看的好。”
妇人笑道:“公子你可就说笑了,人家可是拿大洋计算的,哪能跟我们小本生意比。“
俞珩盘算着兜里的六个铜子,钱是不够的,打发妇女走后,他喝茶的心思也没有了,突然就有了一种想要赚钱的冲动。
之前这种冲动虽然也有,但更多的是快速摆脱困境,但是一根普通的头绳,却激起了他的斗志。
不多时就到了家门口,一进屋,没见到熟悉的人,却见一个陌生男子独自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男子大概三十岁左右,衣着传统长衫,脸庞白净却蓄了一小撮胡须,看样子不像普通人家。
俞珩当即有些紧惕,家里只有两个女人,万一出了什么事.......所幸院里的男子注意到他,连忙起身就要跟他握手,同时朗声道:
“想必这位就是白璋先生吧,我是《新民周报》的编辑,我叫刘金涛。”
俞珩连忙上前握住,姿态不卑不亢。
刘金涛却紧握着,还轻微的上下摆了摆,透着些许亲近和随意。
不过.......刘金涛眯了眯眼,这人年轻过头啊,《成仙记》刚开头以一个老秀才的身份切入,多年科考不中的悲哀和两鬓斑白一事无成的绝望都描写的淋漓尽致,他还以为作者是将亲身经历融入其中。
现在看俞珩这副模样,便知前些猜测都不正确。何况……
刘金涛默默想,长得还不错。
听到屋外动静的俞墨兰忙走出来,林秀莲去了集市,只留她一人在家,刘金涛又执意在家里等俞珩,便只好给他搬把凳子坐在院外。
她年纪虽不大,却也懂得许多,深怕这位贵客被怠慢了,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好在刘金涛并不在意这些,他的手自从握住了俞珩就没放下来过,此刻更是亲密异常。
“白先生啊,您的《成仙记》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啊,我初读便惊为天人,我这次来,便是想与先生商量稿酬的事,不瞒您说,我打算力荐您的作品,最迟下下周便可见报!”
刘金涛语气略带激动,实在是《成仙记》这个作品让他看到了希望。
题材新颖不说,至少故事性完全足够,《新民周报》的受众广泛,但愿意掏银子购买这种小说报的人,谁不是希望看跌宕起伏的剧情的?
俞珩微微笑着,一边不着痕迹的把手抽出来,一边道:“能得到刘先生的赏识,是我的荣幸,何况,我对《新民周报》向往已久,能得到上报的机会便感激不尽。”
刘金涛朗声一笑:“白先生,实话说,我对《成仙记》是非常看好的,但实际情况如何还不好说,这样,我可以跟您保证一章两块大洋,但章节字数不得低于三千,且不可断更,您看如何?”
在一旁听着的俞墨兰已经完全震惊了,她没想到兄长第一次写小说,成功上报不说,居然还能拿到这么高的稿酬!这几天来一直积压在她心里的压力突然一松。
俞珩却微皱着眉头,这个稿费同他之前的猜想还是有点差距,虽然他可以每章就写三千零一字来最大限度地拿到这个钱,可如果他选择这样做的话,故事节奏和章节完整性不提,他和《新民周报》也不一定能有一个健康且长久的合作,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章节的钱,是指在报纸上发表的章节还是交到编辑部的章节?”
“当然是您交过来的章节。”
俞珩点头,这样的话,他就能够更快速的得到现钱,缓解当下的困境。不过,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没有确认。
“我们这个合同持续多久?”
刘金涛微微一愣,什么叫持续多久?他迟疑道:“当然是《成仙记》完结。”
俞珩扶额,那这算什么,保底加养老条约吗。前世他曾听说有写文大佬跟网站签了保底合同,一本书整整写了十几年都没完结,看来自己可以在民国直接复制?
不过还是算了,民国时期一家报社不知道能活几年呢。
“这个条件我只签二十章,二十章之后的稿费重新算。”俞珩肯定的道。话音刚落,他就对上俞墨兰担忧的眼神,这个时候还讲条件,对俞墨兰来说太过冒险。
不过俞珩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点信心的,毕竟两三个时辰不到,人编辑部就直接找过来了。
当然他也知道刘金涛报价的保守不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