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制夷论,杀人刀
杨思诚领命而去,隆庆帝又在地图前看了半天,才叹息说道:“今年好不容易盼到个好年景,这倭寇又来捣乱,真是令人烦闷。
只希望朱友珍、余万年他们能尽快平定倭乱。
若是拖延日久,怕是会影响今年江淮一带的赋税。”
贾琼看着地图上淮河上游的濠州,莫名的感到有些不安。
这个原本历史上卧虎藏龙的地方,不知道现在卧着几只虎,藏着几条龙。
这次倭寇的入侵,又会对这些龙虎们产生什么影响。
“贾卿,你在想什么?”
听到隆庆帝的问话,贾琼忙收回心神,拱手说道:“皇上,臣有一个顾虑想提醒皇上。”
隆庆帝问道:“你有什么顾虑,但说无妨。”
贾琼说道:“按杨阁老所报,此次倭寇是突然从浙江转移到江苏,而且是好几股势力同时行动。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原本松散的倭寇势力已经有联合的趋势,甚至已经有人统合了一部分倭寇势力。
若是如此,那么倭寇的威胁将会迅速增加。
朝廷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隐患才行,否则沿海诸省的安定怕是难以保障了。”
隆庆帝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一点朕也想到了。
看来还需要增加几支水师,才能防得住倭寇了。”
贾琼说道:“皇上,增加水师固然可以防范倭寇入侵。
但是若倭寇源源不绝,我朝只是被动防守实在不是上策。”
隆庆帝说道:“哦,莫非你有什么高见?”
贾琼说道:“臣曾经写过一篇《制夷论》,不知皇上可曾看过?”
隆庆帝摇摇头说道:“什么《制夷论》,朕没听过。”
贾琼闻言眉头一皱,心思一转,便大概明白了此事因果。
他说道:“皇上没看过也无妨,您可知,这倭寇从何而来?”
隆庆帝说道:“这朕岂能不知,倭寇自然是从东瀛来的。”
贾琼点头说道:“现在东瀛正在南北混战时期,有大量战败武士和浪人逃到海上。
这些人拥有不俗的武力,但是不事生产,所以便聚集在一起劫掠商船甚至入侵海疆。
当然倭寇现在之所以规模这么大,还因为有一些沿海的百姓加入其中,不过如今的主力仍然是那些东瀛武士。
臣以为若是想治理倭寇之乱,大方向上需要双管齐下,一是要剿,二要断其根源。
如果只剿倭寇而不断其根源,倭患便会源源不断,不可能彻底平息。”
隆庆帝坐回到榻上,问道:“贾爱卿认为要如何断其根源?”
贾琼回道:“要断倭寇的根源其实不难,只要让东瀛的战乱平息下来,自然就不会有武士跑出来让倭寇了。”
隆庆帝又问道:“那又如何能平息东瀛的战乱呢?”
贾琼说道:“现在东瀛南北朝对峙,谁也灭不了谁,所以两边混战不休,不断有武士出逃,聚集海上作乱。
东瀛人身材矮小,武器装备更是无法与我朝相比,其实战斗力并不强。
只不过是因为其行动飘忽,朝廷大军难以找到他们,所以倭寇才如此难以平定。
皇上若是派一支精兵入东瀛,帮助南北两朝其中一方,便可以轻易打破这种僵持局面,使东瀛战乱迅速平定。”
隆庆帝显然不太赞成贾琼的方案,他摇头说道:“这…他国之事,我朝怎好妄加干预。
再者劳师渡海远征,必定要耗费大笔钱粮。
赢了还好,万一要是输了,岂不是徒劳无功。”
贾琼笑道:“皇上,臣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更何况是为国谋事。
若是能彻底解决倭患,就算是耗银百万,又有何不可。
再者我朝既然是出兵相助一方,自然不能平白帮忙。
这出兵所用的钱粮,运兵的船只,士兵阵亡的抚恤等等一切开销,自然是要由对方来承担。
而且那东瀛虽然地少民寡,但是盛产金银。
东瀛的那些寺庙和神社里,佛像都是用纯金打造的,可比咱们大楚的那些寺庙还要有钱。
咱们出兵作战,打了胜仗战利品自然是咱们的。
皇上,那可能会是一笔超乎想象的巨大财富啊。”
隆庆帝听到这里终于有了些兴趣,他坐直了身子问道:“此话当真?东瀛的情形你也这么了解?”
贾琼笑道:“皇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臣别的不敢说,看的书绝对不算少。”
隆庆帝明显心动了,但又有许多顾虑,他说道:“咱们大楚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无端出兵他国是不是有些不妥。
就算是朕同意,朝臣们恐怕也不会答应啊。”
贾琼说道:“皇